正文 第3章 管錢——女人天生就是理財能手(2)(1 / 3)

有了這些計劃,相信你一定可以將你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錢”途無限。

把握理財的“通用”原則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現代女人的家庭經濟負擔越來越重,除了基本的奉養長輩,生育、養育、教育子女,購車、置屋外;還要享受努力工作帶來的回報,如去做個美容、買套漂亮的服裝、全家一起出去旅遊等。因此,做好理財,儲備必要的經濟能力,將是你必修的理財課題。

不同的人其投資預期、財富多少和承受風險的能力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的投資理財策略也是不盡相同的。當然,在一些大的方麵,理財還是有一些共通的原則可供大家借鑒的。以下便是幾條你不可不知的理財通用原則。

量入為出

“量入為出”是一種比較穩定的理財方式,是我國古代哲人對當家理財的精髓總結,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法國古典經濟學家西斯蒙弟也曾說過:“不論窮人或富人都不應使自己的開支超過實際收入。”

量入為出量的不僅是你手裏有多少錢,還要量一量自己過得起什麼樣的生活,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不必為了根本享用不起的香車寶馬去算計兜裏那可憐巴巴的幾張鈔票。除了必要的生活開銷外,每月必須有存款,做到“略有結餘”,積蓄才能穩定增長。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當籃子失手掉在地上的時候,所有的雞蛋都遭了殃——所以,西方理財界得出結論: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也就是說,投資組合應多樣化,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在某一種投資方式上。

現在市場上的理財品種可謂琳琅滿目,有結構性存款、股票、基金、房地產、債券、外彙、黃金等等,每個品種的期限長短、風險高低、收益多少都各不相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渠道來平衡投資風險。

處理好信用卡透支問題

一些人常常會在手頭緊的時候透支信用卡,而且往往又不能及時還清透支,結果是月複一月地付利息,導致負債成本過高,這是最愚蠢的做法。

製訂應急計劃

你應該在銀行裏存上一筆錢,這筆錢不但可以用來支付修理壁爐、洗碗機所需的小額預算外開支,還要用來應付諸如換屋頂,看病等所需的大筆費用。

專家指出,在這個應急計劃裏,最重要的不是現金本身,而是要有能及時變現的途徑。因為隻有能及時變現,這些錢才能起到應急的作用。

趁早打點“養老錢”

年輕的時候,每年都應確保你個人的退休金賬戶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對大多數人來說,退休金賬戶是最好的儲蓄項目,因為它不但享受優惠稅收,並且公司也有義務向你的賬戶投入資金。當然,退休後,你的退休金賬戶不再有新資金注入。不過,你可以通過延期提款間接地享受額外收益。

顧及家人,扶老攜幼

如果家裏還有經濟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員需要你提供經濟支持,你應該為他們做一個計劃,以免在你出意外時(比如意外傷殘、死亡或者是卷入訟案),他們無法正常生活。比如,你得製訂一套應急措施,為孩子們接受大學教育提供經濟擔保計劃。

做好財產的組織計劃

也許你對自己的財產狀況一清二楚,但你的配偶及孩子們是否也很清楚?

除了遺囑和其他一些有關財產的文件外,你應盡可能使你的財產的組織計劃完備清楚。這樣,一旦你過世或是喪失行為能力,家人就知道如何處置你的資產。

財女財經

用頭腦裏的智慧賺錢

許多人用體力賺錢,不少人用技術賺錢,很少人用知識賺錢,極少人是用智慧賺錢的。在財富時代,有智慧的人太少,有智慧又善於理財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其實,隻要我們開動腦筋,發揮智慧,就可以把握機會,成為財富的主人。

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會用頭腦裏的智慧賺錢的,你就是把他變成窮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為他失去了資金,失去廠房,但他還有智慧。洛克菲勒曾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財產都搶走,並將我扔到沙漠上,隻要有一支駝隊經過,我很快就會富起來。”

女人理財跟著年齡走

25歲以前是一個理“才”重於理“財”的時期;25歲到30歲的年輕女性主要處在財富的積累期;女人過了30歲,往往就開始追求穩定的生活,理財需求的重點傾向於購置房屋或準備子女的教養經費;步入老年時,可以繼續發揮餘熱,以事業愛好為良藥,幫助安度心理空巢期,同時享受年輕時合理理財帶來的累累碩果。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對於處在不同年齡層次以及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女性,如何與時俱進,重現自己“首席財務官”的風采呢?

女性在每一個階段的財務需求都會不一樣,所以在理財上要避免盲從。首先,要辨認自己身處在哪一個人生階段,有哪些需求,千萬別忽略了越早計劃越有利的時間複利效果。保持投資的敏感度,定時檢視投資組合,避免孤注一擲的理財模式。隻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立誌理財必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