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隻眼看文壇(1 / 1)

第三隻眼看文壇

卷首語

不描寫內心,專描寫內分泌。

——作家餘華這樣評價現在某些作家的作品。早前他就表示過,當一個作家在文學界待久了,會非常厭倦。而這句“內涵”的文學隱喻,簡直是某些作家的“處方”。

當你的女友改名為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

——餘光中用這句話委婉地表示英文充其量是了解世界的工具,而漢語才是文學創作真正的根。這讓人想起季羨林的一句話:很多國人對不起自己的語言。

如果作家吃得飽,誰還會轉行做編劇!

——閻連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不可否認,這個時代作家多元化發展是趨勢,但作家都不好好寫書去做編劇了,你讓編劇吃啥?其實作家是能吃飽的,隻不過沒有編劇吃得好。

馮導演不吃奶,也不露奶,不殺人也不放火,但為什麼大家愛看,就是因為他的作品充滿了人文的情懷。

——劉震雲不愧自稱中國最“繞”作家,眾所周知他和馮小剛關係好,但是這話誇得有點兒膩歪了。馮導演他露了也不合適啊!

部分前輩們應該認真寫點東西,別湊一起搞些什麼壇什麼圈的,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

——韓少和前輩們的“宿怨”由來已久。不知何時開始,隔空對罵似乎已經成了文壇每年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