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長期投資時,在長期上漲趨勢的底部和中部都可以買入,買入後持有到高位賣出即可獲利,隻要對長期趨勢預測正確,不管在股價到達高位前有多少次中期性回檔,都要堅信股價還會反彈,等到最後的賣出時機定會有豐厚的收益。
長線選股的關鍵在於下工夫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麵,選取有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在低位建倉,長期持有,波段操作。一般來說,長線選股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麵:
(1)研究國際、國內市場中哪些行業的產品具有潛在大市場。從上述行業中挑選出相關上市公司,再相互對照比較,看誰最有發展潛力。
(2)國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行業。
(3)選有壟斷性的公司。壟斷包括地理位置壟斷、資源壟斷、行政許可壟斷、技術壟斷等。排位靠前的壟斷方式可靠性較高,壟斷是超額利潤的來源。
(4)研究上市公司的現有項目和投資項目與國家經濟政策及市場需求間的關係,用投資項目的盈利預測來測算上市公司的潛在價值,進而推算其在二級市場可能達到的股價。
(5)要選股本結構合理,總股本較大,不易於主力操縱的個股。
(6)凡上市公司有以下十種情況中任何一種,就一票否決。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排除95%以上的公司。
①有信用汙點的公司不選。包括: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虛假陳述、隱瞞應當披露的信息、內幕交易、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等。
②整體不景氣行業的公司不選。行業整體不景氣,上市公司的經營就會受影響。
③母公司經營不善的公司不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常被稱為集團公司,如果集團公司經營不善,那麼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往往也好不到哪裏去,而且掏空上市公司的危險性也會上升。
④主業不突出,搞多元化經營的公司不選。
⑤企業規模過小的公司不選。規模過小的上市公司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經營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
⑥績差績平公司不選。
⑦5年內業績大幅波動的公司不選。這一條同時排除了許多上市時間短的公司。公司業績大幅波動說明公司經營不穩定,風險較高。要考察公司的穩定性,5年時間是必需的。
⑧無穩定現金分配的公司不選。穩定的現金分配證明了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業績的真實性。造假的公司隻能造出賬麵利潤而不能造出現金,隻能通過送轉股分配紅利而不能通過現金分配紅利。
⑨被媒體質疑的公司不選。
⑩累計漲幅巨大的公司不選。
7.如何挑選成長股
(1)成長股的特征。
真正的成長股與其他股票有很大差別。如果某一股票的純收益和股利成長確實優良,在成長率和成長時期兩方麵均超出投資者的預計,該股票即可能長期提供優厚的投資收益。在短期內,優良的成長股可能在特定的股市循環裏更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挑選盈利成長可能超過平均水平的股票,是否有一些指導原則呢?在證券投資學裏,充滿了一般性的指導原則,但其中有些是不能運用的,有些是不能定義的,但是它有助於製定一般性的投資方針。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所謂“可證實的成長”概念上。許多股市專家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指導綱要,以協助人們研究股票發行公司是否真正有純效益和股利成長,以適合或超出投資者的期望。有一家投資公司形容成長股是“積極進取、成長性公司的股票”;這種公司在充滿機會的沃土上運營,並且從可辨識的技術、社會和經濟趨勢加上有能力的管理上獲得補益。“積極進取”一詞意味著公司方麵的某種進取性,從新趨勢中獲取利潤的意願,以及在股東要求下轉變經營的意願,“充滿機會的沃土”指的是產品的範圍是動態的,並且能夠迅速轉變,並非封鎖在傳統的靜態類型下。這一頗有名氣的投資公司特別強調有能力的管理。因為隻有最佳的公司經理才能夠在變革的趨勢中籌集資金,並使其公司成長。
許多熱衷於成長股的人,列舉了很多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的相關標準。對於公司產品超過一般平均水準的需求增長,這是判斷公司是否具有成長潛力的基本標準。事實上,成長的基本定義是可辨識、可加以管理的,是落後於需求與供給的。因為一家要以超過平均水準持續成長的公司,需求必定持續成長,經過數年之後,超過供給。
成長股的支持者們也偏愛那些勞動成本占適當比例的公司。具有高勞動成本的公司更易受勞動力供給困難的影響,更會受工資膨脹的影響。同理,能源和原料也必須加以考慮。一家依賴稀有資源的公司,將會成為原料成本上漲的犧牲品。那些供給稀有資源的公司――或者生產必需的基建設備者,則處於較優勢的位置。
產品價格是否具有彈性也是關鍵性的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更為重要。在通貨膨脹時期,幾乎每一家廠商都必須經常提高售價,以跟得上日漸上升的成本。在高度競爭市場裏的公司,將難以提高自己產品的售價,並且將發現其經營利潤處於同業的壓力之下,而主宰市場的公司則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所增加的成本轉嫁給顧客,以維持其利潤。
最低限度的政府法規限製,是成長股的另一特性。一家每當作出重大經營管理決策都必須克服政府法規限製的公司,其成長必然麵臨諸多障礙。在政府法規嚴格限製下的公司,必然較難獲得超過平均水準的增長,並且較不易吸引投資者的強烈興趣。
簡單地說,成長股大體上屬於那些能夠控製自己命運的公司。注定要受政府法規限製、要受經濟波動影響或強有力的工會左右的公司,比其他不受這些限製的公司更難以決定自己的命運。當然,在現代企業界裏,沒有任何公司是絕對自由的。現代經濟環境較為複雜,以至於任何公司都無法完全控製自己的未來。公司對這些問題的態度以及克服這些問題的技巧,將決定其是否具備成長空間。
(2)判斷公司會持續成長的標準。
“持續成長”的概念包括兩種經常用以界定成長性公司的標準:財務狀況和收益力。持續成長是一家公司本身再投資比率的一種衡量,也就是說,它可以借助自己的財務資源以支持成長的程度。這一概念將公司的保留盈餘與全部股東權益作比較(保留盈餘,即總盈餘中不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而保留在公司裏以支援成長的部分),假如公司的再投資,即保留盈餘,與公司目前的規模(即全部股東權益)相比,其數額相當大,例如:再投資為股東權益的3%~5%,則該公司就無法按照股東期望用其將來成長的速率來作再投資。
以美國某電話公司為例:該公司是一個盈餘達其資本總額9%的強勁公司。然而,該公司將其盈餘的65%作為股利分配,也就是9%的投資收益中的65%分配到股東手上了,隻有該投資收益中的35%即9%的約1/3留作企業擴充之用。這樣經過長時間之後,美國電話公司的每股盈餘可能就無法達到這一比率。
(3)發現未來的成長股。
成長股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是一件關鍵性的投資武器。但是,在人們的頭腦中,有許多關於成長股的本質與表現的錯誤觀念存在。
①當大多數投資者討論成長股時,他們指的是業已成長的股票,而不是那些將來會成長的股票。幾乎所有成長股名單所列的都是近年來已大獲成功的成長股,但任何人都不能保證這些股票將來會繼續成長。
②投資者經常忘記自己手中的成長股,就像其他投資對象一樣,投資於成長股需要做好兩項決策:何時買進與何時賣出。
③成長股的投資需要強烈的市場時機感。持有成長股絕不是一種可以避免市場趨勢判斷的方法。成長股在股市循環的許多階段波動得特別激烈,甚至過去10年中業績最佳的成長股,也常常在幾個月之內跌落40%。次等成長股波動更為劇烈,它們在股市上升的早期上漲得十分迅速;在股市回跌時,比績優成長股下跌得更早、更激烈。
但這當然不是說成長股比其他股票更沒有投資價值。財務理論與股市理論都證明了它們的價值。投資者對於那些純益和股利在未來可預期超過一般比率成長的股票,應該願意付出較高的本益比,並且接受其目前較低的股利利潤率。但是,除非投資者能夠從廣泛的範圍選擇那些在以後幾年期間盈餘會比其他投資者預測更迅速成長的股票,否則,投資者不應該期望持有成長股會獲得更優厚的投資報酬。而這種選擇是一種艱巨的任務。
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認為成長性公司源於某些特定的經濟部門。最近幾年,成長股大多出現在消費品生產領域,如可口可樂公司、柯達公司、寶潔公司等。此外,還有科技和計算機領域,如IBM等。
成長股評估標準如下:
①管理技巧。公司的管理方麵是否以其傑出的專業管理能力聞名。
②產品銷售成長。公司的產品單位銷售成長率是不是在穩步提高,這一需求成長率是否在將來能夠繼續。
③低廉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是否占生產成本的低比率或適度比率,勞務糾紛是否會阻礙盈餘的成長。
④稀有資源。公司是否能控製其本身所需的原料,公司所依賴的供應者是否對稀有資源可能大幅度加價。
⑤產品定價。公司是否能主宰它所服務的市場,因而在必要時能夠提高產品價格,或者該公司在其關鍵市場上隻是一個小因素,必須跟隨其他廠商來調整步伐。
⑥管理控製。公司管理當局能否控製公司本身的命運,公司是否能夠受惠於經濟形勢、銀行、供應商、競爭者或政府等環境因素。
⑦持續成長率。公司能否以滿意的比率支持其本身的成長,由於這一比率對每家公司來說都不相同,所以,通常視公司所服務的市場的成長率而定。對於大公司的經驗法則是:真正的成長股,亦即盈餘和股利在未來將迅速成長的公司股票,是極佳的投資對象。曆史上確實成長良好的公司,會對其有耐心的股東提供優厚的投資報酬率。這種股票相當難尋找,但是很值得尋找,發現它們,買進它們,但是必須要有耐心,一定要在它們相對便宜的時候買進。更重要的是,當它們高價時,別猶豫,趕緊賣出,因為有一天,這些股票還會再度便宜。那時候,投資者就會擁有將這些自己心愛的股票再度買回的機會。
8.什麼樣的股票才可能成為黑馬
一般來說,能成為黑馬的股票必須符合這幾個條件:
(1)公司的流通股本較小。主力機構要想對某隻股票進行炒作的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流通盤過大,這些機構往往會放棄對該股的炒作;流通盤較小的話,被選中的機會會更大。
(2)從以往市場表現來看,股票的股性比較活躍,表明該股長期受市場主力所關注,因而進行炒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該股近期的走勢表現為低位震蕩格局,以箱體震蕩最為常見。因為,主力要進行炒作,必須持有大量的廉價籌碼。主力建倉的手法較多,在震蕩、洗盤以及初步拉升過程中都可以得到大量的籌碼。當主力所持的籌碼累計到一定份額時,便會對股價進行拉升。在整個炒作過程的初期,主力可能對股價進行試探性的拉升。對該股各價位上的阻力進行確認,從而製定投資計劃。也就是說,在出現股價飆升的階段之前,該股可能會對前期的阻力位形成幾次假突破。總的來說,上市公司的基本麵、財務狀況、機構主力的操盤手法等因素也很大方麵地決定著股票的走勢,投資者麵對不同的個股,應區別對待,從而把握盈利機會。
9.如何在上漲行情中選股
(1)在快速上漲行情中尋找潛力股。所謂“漲時重勢,跌時重質”,快速上漲行情中,個股的基本麵分析不再是最重要的,選股票應重視三大效應:板塊效應、資金效應、題材效應,要選擇上漲趨勢明顯的強勢股。
在快速上漲行情的初期,絕大多數股票都會輪番上漲,但是,隨著行情的進一步深化,強勢股就會逐漸脫穎而出,持有強勢股的投資者的收益也會超越大盤的漲幅。
對於強勢股的投資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漲升行情初期根據板塊、資金、題材三大效應進行選擇;另一種是如果在行情初期選股不當,也可以在漲升中期針對逐漸明朗化的強勢股進行換股操作。
(2)在緩慢上漲行情中尋找潛力股。
①選股時要注意成交量的變化,關注在底部成交量溫和放大的個股。在漲升初期成交量應伴隨著股價的盤升而逐漸放大,當上漲至前期密集成交區之時,在較大成交量的配合下應能順利衝過。這類有量配合的個股是盤升行情中最佳選擇對象。
②選擇均線係統已呈多頭排列的股票。個股的5日、10日、20日、30日等多條移動平均線向上運行,如果均線係統仍處於不斷下跌的個股,不予考慮。
③選擇個股要重視大勢,大盤運行平穩,成交量保持均衡的,說明持股者心態平穩,股市的上漲趨勢仍然可以延續,投資者可以積極選股參與盤升行情。
10.如何尋找藍籌潛力股
從曆史行情分析,藍籌股行情一旦啟動,往往能成為當時市場中最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領漲板塊和龍頭股。由於藍籌股具有一定的資金凝聚力,該板塊的市場容量非常適宜於大型主流資金進出,因而能吸引不少主流資金入注其中。
投資藍籌股首先要關注其業績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市盈率、淨資產收益率、分股收益等指標進行衡量。此外,還要考慮流通市值、成交金額、淨利潤總額及市場代表性和行業代表性等幾個要素,這些都將影響藍籌股在市場中的走勢。
其次是藍籌股的業績持久性。藍籌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績,更要能長久保持,即使是巴菲特也是靠投資長期業績優良的公司來獲取高額收益的。至於藍籌股業績是否能持久,關鍵是研究該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否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能力主要依賴於上市公司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與規模優勢等。
除了分析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以外,還要重視其投機價值。為什麼有的投資者投資藍籌股不僅不能盈利,卻反而虧損呢?原因可能有多方麵,但不重視藍籌股的投機價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
對於藍籌股的投資要注意把握時機,藍籌股同市場中的其他熱點股票一樣有漲跌起落,投資者需要根據藍籌投資整體板塊的漲跌節奏,進行波段操作。
由於藍籌股的範圍較大,能夠歸屬於藍籌股範圍的股票數量也比較多,其中可以細分為多個板塊,包括有鋼鐵、石化、醫藥、科技、汽車、金融、能源等,這些細分板塊往往會產生輪動的規律。投資者需要借助藍籌股中不同的細分板塊輪動特點,把握藍籌股內部板塊輪動的節奏,順勢而為地在不同板塊之間實施套利操作。
此外,對於藍籌股還需要仔細鑒別,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大型藍籌股越來越多,藍籌股已經不再是市場中的稀缺品種,即使出現藍籌股行情,也不可能是所有藍籌股都出現上漲,投資者要從眾多的藍籌股中篩選出真正值得投資參與的藍籌股。選股時要考慮的因素有:是否是一些具有競爭優勢行業的龍頭公司;是否是今年剛剛上市的次新類藍籌股;是否有基金等大型主力的積極參與等。
投資藍籌股同樣要重視風險控製。我們說藍籌股有投資價值,並不表示投資者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價位上買進都是可以盈利的。同樣一隻藍籌股,在不同的時間段中有不同的價值,在不同的價位上也有不同的價值,隻有股價較為合理的藍籌股才是值得投資。理解了這一點,將有助於投資者控製風險,能夠提示投資者避免在高價位盲目追漲藍籌股。事實上,價值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藍籌股受到市場過度追捧,股價高時,就會出現價值高估的風險,這時投資者必須注意規避藍籌股的投資風險。
11.如何在人民幣升值中選股
首先,要重視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人民幣升值將提升A股的國際估值,並將推動一些藍籌股走高,特別是含H股的藍籌股尤其值得重視。雖然大量熱錢會看重國內股市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期望分享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這勢必將增加市場資金供給,對推動行情向好有一定幫助,但由於我國對資本項目仍實行嚴格管製,大量熱錢一時難以順利進入滬深股市中。因此,香港股市將成為大量熱錢流入的市場,而香港股市走高,勢必會因比價效應刺激國內的含H股的藍籌股。
其次,要重視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益的上市公司,也就是升值概念股。人民幣升值對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及財務數據產生直接的影響。
由於人民幣升值對於每一行業的影響不同,因此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會推動股價走勢呈現更大的分化。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產品由於價格上升而縮減,業績在短期內將受到較大衝擊;而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企業則會因為原材料成本降低而受益。
作為人民幣升值概念受益程度較大的板塊主要有以下幾種:
(1)銀行股。
從過去國際資本市場投資經驗看,當本幣升值時,意味著銀行持有大量債權的價值上升,相對其他國家銀行比較,我國銀行資產和負債淨額較高,在業績或其他要素不變情況下,單單人民幣升值這一因素,就能夠提升國內銀行(包括上市銀行)的資產價格。所以講,銀行股的投資吸引力將會大幅度上升。
(2)航空股。
人民幣升值使得航空股的航空燃油開支將大幅降低。另外,航空公司大都通過購買飛機擁有龐大的美元外債,人民幣升值將為航空股帶來巨額的彙兌收益。因此,航空股可以算是人民幣升值概念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3)地產股。
土地資源的不可複製性、百姓購買力的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都構成了房地產板塊中長期向好的利好。盡管會有調控影響業績,但作為A股市場上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來說,基本都是行業龍頭,除了本身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以外,實際還可以利用政策的調控進一步進行行業內整合和並購,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實力。而房地產業流動性較好,因而成為熱錢的重點選擇方向之一。
(4)鋼鐵股。
我國鋼鐵業鐵礦石進口比例為40%左右,鐵礦石漲價增加了鋼鐵行業的生產成本。人民幣升值使得企業成本下降,再加上鋼鐵一直未有大幅增長,整個行業的平均動態市盈率很低,其價值明顯低估。
(5)造紙股。
造紙業中優質紙漿大量依賴進口,而紙漿就占了造紙業70%的成本,人民幣升值使得一些進口依賴程度大的造紙業和紙包裝業受益。
第三是需要注意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投資風險。人民幣升值並非對所有行業都是有利的,升值也會給一些行業帶來負麵影響。依賴出口的行業,如紡織業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提高勞動力成本,即使是該行業的龍頭也感到壓力較大。此外還有汽車股,人民幣升值將會使進口汽車的價格下降,從而影響國產汽車的銷量,這對本來就缺乏技術競爭力的汽車行業來說形成不小的負麵影響,投資者對這些行業的股票要注意回避風險。
總之,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投資者在選股的時候要注意區別對待,順應市場的趨勢。重點關注含H股的藍籌股和升值受益概念股,對於受到升值影響大的行業股票要及早回避。
最後是要注意投資的策略,人民幣升值雖然會使很多行業的上市公司受益,但投資者必須了解的是,受益並不表示立即上漲,市場行情往往是波動式發展的,熱點是不斷輪換的。升值概念股具有上漲的潛力,但具體到哪個板塊或哪支股票則是有較大區別的,有的板塊先漲,有的板塊後漲;有的受益股漲幅大,有的受益股漲幅小,這些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投資升值概念股必須緊跟市場資金流向,把握住熱點才能獲利。最佳的做法是對這些板塊都關注,但不固定投資某一板塊的股票,平時在每個板塊中選兩三支龍頭股備用,等到哪個行業成為熱點時,並且有增量資金積極介入時,再買進那個板塊的股票,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7.6其他技術類問題解答
1.如何能在股市長期生存
(1)資金的使用量:將你的資金分成10等份,永不在一次交易中使用超過十分之一的資金。
(2)用止損價。永遠在離你成交價的3至5點處設置止損價,以保護投資。
(3)永不過度交易。這會搞破你的資金使用規則。
(4)永不讓盈利變成損失。一旦你獲得了3點或更多的利潤,請立即使用止損價,這樣你就不會有資本的損失。
(5)永不要逆勢而為。如果你根據走勢圖,無法確定趨勢何去何從,就不要買賣。
(6)看不準行情的時候就退出,也不要在看不準行情的時候入市。
(7)買進交易活躍的股票。避免介入那些運動緩慢、成交稀少的股票。
(8)平均分攤風險。如果可能的話,交易4隻或5隻股票。避免把所有的資金投到一隻股票上。
(9)若沒有好的理由,就不要平倉。用止損價保護你的利潤。
(10)累積盈餘。如果你進行了一係列成功的交易,請把部分資金劃入盈餘賬戶,以備在緊急情況之下,或市場出現恐慌之時使用。
(11)永不要為了獲得一次分紅而買進股票。
(12)永不平均分配損失。這是交易者犯下的最糟糕的錯誤之一。
(13)永不因為失去耐心而出市,也不要因為急不可耐而入市。
(14)避免贏小利而虧大錢。
(15)避免出入市過於頻繁。
(16)願賣的同時也要願買。讓你的目的與趨勢保持一致並從中獲利。
(17)永不因為股價低而買入,或因為股份高而賣出。
(18)小心在錯誤的時候加碼。
(19)若沒有好的理由,就不在市場中變換多空位置。在你進行交易時,必須有某種好的理由,或依照某種明確的計劃;然後,不要在市場未出現明確的轉勢跡象前離場。
(20)避免在長期的成功或贏利後增加交易。
2.牛市裏為什麼賺不到錢
投資者在牛市中不賺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饑不擇食型。
部分股民發現牛市行情降臨,股指大幅上漲時,手中卻沒有多少股票,由於擔心錯失機會,慌忙買進,結果不是買的股票有問題,就是買的時機出差錯,有時甚至在強勢股的階段性頂部位置介入,因而很難獲利。
建議:股市中機會是無限的,資金是有限的,不要用有限的資金去搏無限的機會。
(2)追漲殺跌型。
這類投資者慣性思維比較嚴重,股價上升的時候全力追漲,股價下跌的時候急忙割肉,結果使得市值在反反複複的操作中不斷縮水。
建議:要在不利的情況下看市場的有利因素,在有利的情況下看市場的不利因素。
(3)死捂股票型。
牛市確實需要捂股才能獲取豐厚的利潤,但要看捂的是什麼股,很多投資者捂的是在熊市中被深度套牢的股票,而這些股票大多不是當前行情的主流熱點,自然很難解套扭虧了。
建議:換一次股票會增加不足1%的稅費成本,而強勢股的漲幅是弱勢股漲幅的N倍,要分清輕重優劣。
(4)模仿基金型。
很多投資者資金不多,但操作手法卻模仿基金,一個賬戶中有數十隻股票,全麵撒網,廣種薄收,就算是選中了兩隻龍頭股,但由於買的數量少,也很難獲取較多收益。而且,持股數量太多,無暇全麵顧及,問其持股的公司基本麵情況,常常一問三不知,這樣如何能把握個股的波動規律。
建議:好好清理自己的賬戶,輕裝再上陣。
(5)熊市思維型。
在經曆了熊市後,許多投資者已經被熊市“洗腦”,往往稍有獲利就急忙賣出,然後指望著股價再重新跌回來,但等來的卻是股價繼續一路高走,自己卻被遠遠地甩在後麵。
建議:讓自己的頭腦清醒些,灌輸些牛市思維。
(6)賣漲留跌型。
行情走好時,投資者的持股中會有部分個股是獲利的,還有部分是仍然被套的,大多數投資者會選擇將獲利的賣出,將被套的仍然繼續捂著。結果,獲利賣出的股票仍在繼續上漲,而捂在手中的被套股票卻依然在低位徘徊。
建議: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一直在股市中盛行,正確的方法是越能漲的股票越是要捂緊,對於漲不動的股票要及早賣出,盤活資金,重新選擇機會。
3.怎樣才能判斷好賣出時機呢
我們認為以下情況出現時可以考慮賣出股票。
(1)連續放量衝高,換手率突然放大。
上升行情中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累計漲幅超過40%時出現連續放量衝高,有時是連續3~5個交易日連續放量,有時是連續2個交易日放量,每日的換手率都在3%以上,而當最大成交量出現時其換手率往往超過10%,這意味著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收盤時出現長上影線,表明衝高回落。而次日股價又不能收複前日的上影線,成交開始萎縮,表明後市將調整,遇到此情況要堅決賣出。
(2)當日放量過急,而次日成交量銳減。
主要指股價出現急拉使得成交量成倍放大,次日成交量急劇減少50%以上,可判斷為機構為減倉或為洗盤而拉高股價。不管是在上升行情還是下跌調整過程中,隻要出現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賣出。
4.想做短線有什麼好方法
(1)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領頭者,看見領頭的動了。就馬上看第二個以後的股票。如看到鑫茂科技就要想到清華同方和東軟股份。
(2)密切關注成交量。成交量小時分步買,成交量在低位放大時全部買,成交量在高位放大時全部賣。
(3)回檔縮量時買進,回檔量增賣出。一般來說回檔量增在主力出貨時,第二天會高開。開盤價大於第一天的收盤價,或開盤不久會高過昨天的收盤價,跳空缺口也可能出現,但這樣更不好出貨。
(4)RSI在低位徘徊三次時買入。在RSI小於10時買,在RSI高於85時賣出,RSI在高位徘徊三次時賣出。股價創新高,RSI不能創新高一定要賣出。KDJ可以做參考。但主力經常在尾市拉高達到騙線的目的,專整技術人士。故一定不能隻相信KDJ。在短線中,WR%指標很重要,一定要認真看。長線多看TRIX。
(5)心中不必有績優股與績差股之分,隻有強莊和弱莊之分。股票也隻有強勢股和弱勢股之分。
(6)均線交叉時一般有一個技術回調。交叉向上回檔時買進,交叉向下回檔時賣出。5日和10日線都向上,且5日在10日線上時買進,隻要不破10日線就不賣。這一般是在做指標技術修複。如果確認破了10日線,5日線調頭向下賣出。因為10日線對於坐莊的人來說很重要,這是他們的成本價,他們一般不是讓股價跌破。但也有特強的莊在洗盤時會跌破10線,可20日線一般不會破,否則大勢不好他無法收拾。
(7)追漲殺跌有時用處很大。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8)大盤狂跌時最好選股。就把錢全部買成漲得第一或跌得最少的股票。
(9)高位連續三根長陰快跑,虧了也要跑,低位三根長陽買進,這是通常回升的開始。
(10)在漲勢中不要輕視冷門股,這通常是一隻大黑馬。在漲勢中也不要輕視問題股,這也可能是一隻大黑馬。但這種馬不是膽大有賭性的人,心理素質不好的人不要騎。
(11)設立止損位。這是許多人都不願做的,但這是許多人虧的原因。一般把止損點設在跌10%的位置為好。跌破止跌點要認輸,不要用壓它幾個月當存款的話來騙自己。
5.換股有什麼訣竅
換股是一種主動性的解套策略,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解套機會。但換股也是風險對大的解套手法,如果一旦操作失誤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投資者在換股時要非常慎重,實際應用中要掌握換股的規律。
(1)留小換大。小盤股因資產重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更多的莊家選中控盤,從而使小盤股股性較活,走勢常常強於大盤。所以,小盤股是跑贏大勢和手中滯漲股的首選品種。
(2)留低換高。低價股一般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而且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低,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風險較低。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因為離上檔套牢密集區較遠,具有一定漲升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使高價股麵臨較大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住低價股。
(3)留新換老。新股、次新股由於未經過擴容,流通盤偏小,容易被主力控盤。而且上市時間不長、沒有被瘋炒過的次新股,上檔套牢盤輕。加上次新股剛剛上市募集了大量現金,常具有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引起主流資金的炒作熱情。
(4)留強換弱。弱勢股的特征:如果大盤調低,弱勢股就隨著大盤回落,幅度往往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較大盤弱。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是這類弱勢股,無論是被套還是獲利都要及時清倉,另選強勢股。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資金的利用率。
(5)留有莊股換無莊股。有莊股是指有主力介入的股票,介入的主力憑借雄厚的資金往往不管大盤的起落,不斷推高價,股價呈現出強者恒強的走勢。無莊股由於缺乏主力資金關照,裏麵大多是一些小散戶在苦苦支撐,如果持有這些股,就隻能和其他散戶一起苦撐了。
(6)留新莊股換老莊股。因為老莊股無論以前是否有過巨幅拉升,或無論是否有獲利的時間及空間,隻要在長期的時間成本壓製下,老莊股都非常容易考慮到如何擇路而逃,所以,老莊股的上升空間和上升力度都值得懷疑。新莊股指的是主力介入時間沒有超過1年的個股。由於新資金剛剛介入,其爆發力往往超過老莊股。
(7)留底部放量股換底部無量股。換股是要換能漲的、漲得快的。凡是在底部跟隨大盤起伏時也會弱於大盤整體走勢,即使將來被莊家選中,主力在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吸籌。如果已經有莊的股而在底部不放量,隻能說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貨,正想著怎麼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可想而知。所以,換股時要盡量關注底部放量股。
(8)留主流板塊股換冷門股。有些冷門股,每天僅在幾分錢裏波動,全天成交稀少,如果手中有這類個股,應該及早把它拋出,換入現在屬於主流板塊但漲幅還不大的個股。
(9)留有潛在題材股換題材明朗股。市場中經常傳一些朦朧題材,至於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隻要能得到投資大眾的認同,股價常有喜人的表現。可是題材一旦明朗,炒作便宣告結束了。所以,換股時,要注意選擇一些有潛在朦朧題材的個股,不必選利好已經兌現的個股。
6.怎樣玩好超短線
所謂超級短線,當天買當天賣(手中已有股票,T+0交易)或今天買明天賣就是它的形象寫照。選超級短線股的原則就是要選擇市場的強勢股龍頭股,做超短線不考慮個股的基本麵,屬純技術分析。
(1)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充分的看盤時間。
(2)能夠及時發現市場的短期熱點所在。事實上總有少數個股不理會大盤走勢走出出色的短線行情,同時帶動整個板塊。短線操作的對象就是要選擇這類被市場廣泛關注而大部分人還在猶豫中不敢介入的個股。
(3)在熱門板塊中挑選個股的時候一定要參與走勢最強的龍頭股,而不要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去參與補漲或跟風的個股。
(4)從技術上分析,超短線候選股必須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的才考慮,買入的時機是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後無量回抽5日線企穩的時候。但有的時候遇到連續放量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起來的個股,次日量比又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可以追漲進場。還有當你持有某隻個股的底倉時,該股走勢剛啟動,這時可以大膽介入做T+0.
(5)超短線操作最重要的是要設定止損點。要牢記短線就是投機,投機一旦失敗就要有勇氣止損出局,這是鐵的紀律。
(6)做超級短線更要設立目標位。原則上有3%或5%的利潤就出局,積少可以成多嘛!如果紅色的K線在你眼裏變成了黃金無限延長,這時恰恰是你最需要出局的時候。
(7)超級短線出局的原則是個股漲勢一旦逆轉就出局,跌破5日線或股價小於前兩天(2日均線走平)或前三天(三日均線走平)的收盤價時就跑,這是比較好的辦法。如果想跑在更好一點的價位上,則可以在先確定了日線形態不大好的情況下,在盤中以30分鍾均線跌破10分鍾均線時為出局信號。
(8)一旦你選好了超短線個股,就應該按照預定計劃堅決地去做。在做決定的時候更多地應該相信自己事先比較細致和係統的分析,而不要讓報紙和網站上所謂的股評家隨意改變你的意誌。
7.如何真正識別量價齊升
經常看盤的人都有這一經驗:看某隻股票突然放巨量上揚,價升量增,特別是當許多技術指標都開始發出買入信號時,你生怕一會兒封住漲停後無法買到,於是趕緊衝進去,然而收盤後的結果總是讓你非常失望,你追進去後股價隻略為上漲,然後就在附近震蕩,到尾市收盤價往往和你追進去的價位差不多。第二天,如果是遇上良莊,或許會高開讓你有幾分鍾微利或平本出局的機會;若你遇上是惡莊,低開低走套你沒商量,讓你割也不是,守也不是,恰似雞肋在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左右為難。
見放量上漲就跟進或許每個股民都曾有過此經曆,在曆經數次被套之後不得不反複深思莊家的行為:是正常洗盤?還是昨日的放量已經是在對敲出貨?
然而莊在暗處,跟莊的散戶在明處,盤麵的真真假假確實不是普通散戶能夠看出和分析清楚的。買入過後最終的結果不是在上漲前夕被清理出門戶,就是在大跌初期還死死抱住,不懂得止損出局,最後被牢牢套在高位。更要命的是一般股民眼見放量長陽(特別是在逆市時),就總控製不了自己,一錯再錯!
多數的放量長陽,莊家都有對敲作量吸引跟風的行為,首先你在跟進之前要先做個分析,回避以下這兩類股票:
首先是大幅炒作過的股票在高位縮量橫盤有一段時間,之後突然放量啟動的股票。(這類股票通常來說是最危險,常常作假突破)
其次是經過高比例的股本擴張在除權後橫盤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股票,如果突然在底部對敲作量製造換莊或底部回補等假象,特別是在盤麵上有大手筆買單出現時更不能輕易介入。
從反複總結經驗得出的結論是:放量長陽有80%左右不能跟進,那麼剩下那20%是什麼情況呢?
第一種是底部放量上揚的情況,注意這是在月線、周線圖上觀察的底部,而不是日線圖上的假底部。
第二種是大型突破上揚的情況,也要注意是在月線、周線圖上觀察到的突破,而不是日線上的假突破。即使遇到以上兩種情況也隻能分2~3次介入,因為量大肯定會吸引許多短線跟風盤,而莊家肯定不會讓這些跟風者輕易獲利,所以我們可以在放量拉長陽當天買入部分籌碼,如果出現真正走強,等縮量回調到支撐位後再分批介入。
第三種是在高位橫盤較長時間後突破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也常有假象,乃莊家引誘短線客的誘餌),通常這類股票都會運行在一個較窄的箱體當中,跟進這類股票應盡量選擇一些流通盤較小、相對價位不高且想象空間較大,在拉升前周K線陰陽相結,量能略有放大且股價漲幅較小的品種。對於這類放量長陽相對而言跟進的獲利機會最大。
8.個股漲停後能否買入
漲停板,尤其是底部漲停往往意味著趨勢反轉,階段底部來臨。人人向往漲停板,但追漲停實在是高風險的操作方法,不成功就成仁。上漲初期你很難判斷出是否能夠漲停;到了封停之時也很難確認是否能夠封得住。很多高手都是因為追漲停判斷失誤後而在當天就深度套牢損失慘重的。
通過長期觀察,我們發現不如在第一個漲停之後再擇機介入,這樣成功的機會就大了許多。
(1)繼續高開拉升。
(2)開盤後一路探底,然後股價就在均線附近窄幅波動。這就是我們要關注並且耐心等待的圖形。一旦股價突破均線並伴隨成交量的放大,則是我們追入的時機。
技術分析不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所以在操作時還要大家多多總結自己的經驗,一旦做錯了,就要在自己設定的止損價位出局。
所以投資者隻能儲備足夠的股市操練知識,相機而動,最後願各位朋友都能成為股市中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