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啟十三年初春,當今皇帝元啟正意立太子、因其立幼不立長,嫡四子一派力反、未果,元啟正力排眾議,終立年僅十歲的嫡七子元梟淩為太子,同年鎮守南垟邊關七年之久的肖家軍因一紙誥命而重返帝都——後新,同時被招返的還有年僅兩歲便被“流放”在西南荒蠻之地十五年之久的先皇末子幽王、元啟涅。
正是五月之期,城內淅淅瀝瀝地下過數場雨便徹底放晴了似的,天氣也漸漸地熱起來了,倒是較以往的春夏之交來的更早一些,天上那純淨的蔚藍色一直蔓延到天際,萬裏無雲,滿眼碧藍瞧著都讓人身心舒暢。
鼻尖似有似無縈繞著槐花香,夏卿雲心情也是甚好的。
日頭高照卻磨滅不了百姓的興致,城內此刻毫無意外地越加人聲鼎沸了,平日裏雖也算得上往來之人絡繹不絕的帝都城內,此番大街小巷中的場景卻更是應了那摩肩接踵一說。
這之前便早早有將軍府的先行軍抵達後新的,肖家軍途中一路回帝都的消息頻頻來傳,道是今天午時之前便能抵達後新了,這下麵如此的熱鬧的場景倒也正常了。
不僅是尋常人家,就是世家公子也有了聊賴的新話題、閨閣小姐皆是難得有了可以出門的理由,不少的公子、小姐皆是早早地出了門、又結了伴,尋到一處好地方,便等著一睹大將軍入城的風采了。
夏家眾人自也是早幾天便應了人邀的,今日也是三五相邀早早出了門,數十人占據了蘭軒齋內位置最好的“槐自一方”這一層的房間。
若是平時一間房內也容不下這許多人來,不過蘭軒齋的管事想必也是通理的,早早地將這一層房間的隔板卸了去,雖是人多、一時倒也不覺得擁擠,三三五五或坐或站在不同的地方,反是有幾分別樣的雅致之意。
忽地身後傳來一陣笑鬧聲,夏卿雲的注意力這才由外麵回到了這一方偌大而又不失通透的閣樓房間內,隻瞧見麵帶笑意的姐姐夏卿陽身側已然圍了不少優秀的公子,公子的身側又站了一些名門的大家閨秀,談笑間,倒是圍成了一個不小的包圍圈。
相較起那邊的熱鬧,夏卿雲這邊就隻有她自己再無旁人,倒是顯得有些冷清了。
夏卿陽是自己的姐姐,她的才華是整個後新城甚至是元國的女子都無法比肩的,琴棋書畫她無一不通之且精之,她的容貌卻也是傾城傾國的,膚白貌美、明眸皓齒之類的詞用在她身上絲毫不為過、甚至還不足以形容,她是全城女子爭相效仿的對象,也是無數男子魂牽夢縈的女子,若非是出於妾室,想必她的光芒會更加耀眼。
雖與姐姐是同母庶出的姐妹,夏卿雲的容貌也與她有六七分相似,才氣卻是遠遠及不上姐姐的,夏卿陽向來是家內最光華璀璨的那一個,而且沒有之一,她是家中容貌最像母親的人。
夏卿雲身在古代,雖不信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身為妹妹的夏卿雲卻也對姐姐可絲毫沒有羨慕嫉妒之情,她也並不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