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傷
中篇小說
作者:陳聯華
1
有關江陽城的曆史劫難,柯偉都是孩提時從爺爺的隻言片語中聽來的。
公元1645年,整整24萬滿清鐵騎日以繼夜地圍攻江陽城,文官典史閻應元揭竿為兵,率全城義民浴血抗敵81天,隻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義民盡數罹難僅剩下老幼53口殘存。同年隔江對岸,武官兵部尚書史可法統帥10萬大軍鎮守揚州,不敵3天全城淪陷。對比之下,江陽人把暴烈強悍的地域性格彰顯到極致。正是這段血與火的曆史,鍛燒出日後“江陽強盜”的美稱。當然,此“強盜”非彼強盜,是世人對江陽血性的心悅誠服。戰火將江陽城燒成一片焦土,滿目皆是殘垣斷壁,唯有緊挨著官府行刑砍殺人頭的菜市口,殘留下一爿不大的皇家禦賜私家院落。官府從此不再在菜市口行刑。
江陽城殘存的53口如今已繁衍逾百萬。菜市口那爿古宅老院正在被迅速崛起的現代建築湮沒。長江無限厚愛地哺育著江陽,讓城裏人得以日益富裕盡享當下。菜市口昔日的刑場搖身一變成為最繁華的商業地帶,現代時尚的商場店麵鱗次櫛比,萬千花色的商品琳琅滿目,玻璃幕牆上倒映著俊男靚女的風姿倩影,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四處飄蕩的不再是曆史的血雨腥風,而是那充滿時代元素的刺耳音樂,及脂粉的濃香馥鬱混合著金錢的味道。那爿古宅老院就像風情女子刻意暴露的肚臍,突兀在第一商圈的中心原點上。
這家宅院當今的主人就是柯偉。正宗“江陽強盜”的嫡係傳人。
柯家祖宅原本極不起眼。大約10米寬30米長東西走向的沿街小院,一色青磚黑瓦磚木結構的明清式平房,既沒有飛簷翹角的別致造型,更無雕梁畫棟的華美裝飾,唯有飽經曆史磨難的滄桑和陳舊。可隨著周邊日新月異的變遷,摩登建築的堆砌,反而越發突顯出來。老宅的屋基角上有一塊不太顯眼卻還完整的石碑,上麵鏤刻著幾個遒勁的魏體:皇家禦賜府邸。落款是清光緒六年。石碑上方釘著一塊江陽政府的告示牌:國家文物保護建築。這爿老宅竟然成了江陽城鳳毛麟角的文物。也難怪,自打經曆了那場曆史浩劫後,如今能讓江陽城示人的曆史遺跡已殘存無幾。如潮似湧的現代建築群與形單影隻的古宅老院強烈怪誕的對比,讓來此一遊的客人都會不由自主地駐足打量一番。
柯家宅院南麵毗鄰著一條8米寬的狹窄街巷,正對著一座拔地而起色彩炫目的新樓。宅院與新樓隔街對峙,一邊透著曆史的平實堅韌,一邊炫出當下的花哨浮躁。這種格局非但沒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映襯,卻形成了極大的視覺反差,令人倍感壓抑。新樓霸氣地遮擋住柯家南麵全部的陽光。內行一看便知,新樓的規劃設計和建築施工顯然違法——公然侵犯了柯家的采光權。
柯偉為采光權的事專門去找了政府主管部門機關管理局。負責接待的是一位姓付的科員,江陽百姓的父母官,也就是柯偉爺爺常說的官府。付科員非常客氣,沒有官員的盛氣淩人,一邊遞上茶水一邊不動聲色仔細打量柯偉。柯偉的身材長相都沒有令人生畏的彪悍惡煞,反倒有一種誘人欺侮的孱弱單純,這讓付科長深感欣慰。上麵早有指令,絕不能讓新樓遮光成為事件引發民憤,而此重任就落到了付科員的肩上。當柯偉表明完來意,付科員便有了一番彈詞開篇的說教。他聽出付科員的口音不屬吳儂軟語,顯然不是江陽人,不過其語調抑揚頓挫極富韻味,酷似隔江說書藝人王麗堂的腔調。如果猜得不錯,應該就出自當年兵部尚書史可法統帥10萬駐軍,連三天都沒能守住的揚州,心裏不免生出一絲江陽人的輕蔑。付科員旁征博引地闡述了該樓的深遠意義,直接關乎到江陽城不可預知的未來,言語懇切字字在理。他從未麵對麵領教過這麼能說會道的人,但總還是覺得有些強詞奪理,可一肚子道理卻又說不出來。他怨悔沒堅持學好文化,才落得如此笨嘴拙舌,隻能自認倒黴無功而返。早作好鏖戰準備的付科員,不禁為三刨兩斧就化解了一樁天大的難題而暗自慶幸和竊喜。這無疑讓自己在局裏初次亮劍,就嶄露頭角。
付科員的眼光很毒,一眼就將柯偉看了個透徹。既無社會油滑市井潑賴,又無老謀深算,不懂得最起碼的阿諛奉承,不知道據理力爭自己的利益,更不諳遊走關係利用政策法規。付科員之所以如臨大敵,因柯偉也算是江陽城的風雲人物。國家改革開放不久,他就響應政府號召自謀出路,第一個在自家的宅院破牆開店,一度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典型。照理說,他作為一店之主的老板,應該精明強幹八麵玲瓏能說會道,算賬算到骨頭裏。可他恰恰相反,為人老實巴交,從不斤斤計較,很少與人交流。連店員們都覺得他不像一個老板,幹起活來比夥計還要夥計,勤快得讓他們都覺得汗顏。他完全是由特殊曆史特殊遭遇磨礪出來的特殊性格。若比智商,他絕對不亞於任何人。若論謀略,他絕對不是付科員的對手。這一點讓付科員盡收眼底。
從此,太陽照常每天升起,但隻與柯家的古宅老院打個照麵兒就躲藏到新樓的後麵,直至日薄西山才羞愧得滿臉通紅鑽入江中。柯偉出於無奈,將原來坐北朝南的臥室搬進了最東頭的廂房,以獲取盡可能的陽光。
新樓的門垛上很快掛出一塊黃燦燦的銅牌:江陽城機關管理局幼兒園。僅從新樓的外觀氣派就可斷定,這是全城最頂級的幼兒園。柯偉凝視著黃燦燦的銅牌,反複咀嚼品味付科員語重心長給予的諄諄教誨。新樓真有付科員描繪得那麼神奇嗎?
2
柯偉長得瘦小且聲音細弱,從他身上絲毫看不出祖上抗擊滿清鐵騎的暴烈強悍和英氣豪情。他身體拔節的時候正趕上困難時期,江陽古城很快變得蕭條,物質極度匱乏。別說是現在人講究的均衡營養,當年江陽人能吃飽穿暖已是幸事。
柯偉雖然身材瘦小卻有著一顆聰慧的腦袋,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各科成績都是全校第一。代表學校參加江陽城小學生作文、算術競賽,兩項冠軍全被他一人所得。柯家堂屋的牆上,掛滿了他的各種學習獎狀。柯氏的老輩人說,全是祖上積了大德,才讓文曲星下凡為柯家光宗耀祖。懵懂的柯偉不知道祖上是什麼皇親國戚,為何家裏人總是崇尚宮廷禮數,恪守師道尊嚴,訓導他成為孝子賢孫。這種特殊的家教,倒是讓他表現出比常人家孩子更好的教養,格外討人喜愛。所有人都看好他的未來勢必輝煌。柯偉果然不負重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江陽城最好的重點中學。
恰在此時“文革”爆發,柯偉一下從天之驕子淪為封資修的徒子徒孫,錦繡前程灰飛煙滅。曾經以他為楷模和受過他幫助的同學,一夜之間變成同仇敵愾對他靈魂深處進行最無情批判的革命小將。他不知道那些無緣無故的恨是從哪兒鑽出來的。爺爺和父親最先被打成封建主義殘渣餘孽,被拉到菜市口遊街示眾。他清楚地記得,爺爺在窘迫險惡的批鬥高台上,竟然還能直楞楞地看著被人群推來搡去的兒媳和孫子。柯偉看見爺爺與自己對視的眼晴,正在漸漸失去光澤,就像菜市口小攤上噏動快死的魚。爺爺就這樣眼睛睜得很大很圓,斷了氣。父親不久被送去勞改。母親被造反派剃成陰陽頭強迫在菜市口掃地。柯家作為江陽城封建家族的最後堡壘,遭到了疾風暴雨似地打砸搶抄。柯偉的學習獎狀也成了最有力的罪證。柯家祖傳的所有金銀珠寶、古玩字畫,被造反派們掠奪一空。唯獨藏匿保存下的隻有一個金絲楠木盒和一塊紫檀木金字牌匾。盡管柯偉當時還青春年少,並不知其究竟為何寶物,但卻倔強地不顧全家人反對,冒著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的危險,硬是將這兩件寶物埋藏到院中老桂花樹下。埋藏寶物時,柯偉再次看到爺爺死不瞑目的雙眼。
父母後來在非人的折磨中也相繼離他而去。曾經的天才少年淪落為不學無術的無業遊民。他變得寡言少語離群索居。他常常獨自登上江陽城頭,茫然俯瞰著滾滾東去的江水和令其屈辱不堪已然失色的城池。但他隻要一站上城頭,就能夠一覽波光閃耀的寬闊江麵,就能夠眺望到自家那爿古宅老院,就能夠見到無數雙爺爺的眼睛,就能夠憶起曾經擁有過的金色童年。柯偉驚奇地發現,麵對十年滄桑巨變生離死別,自己竟然從未流下過一滴眼淚。
菜市口居委會的劉主任看在眼裏痛在心裏。這位慈祥的江陽婦女,費盡周折將柯偉安排進街道小廠工作。但他受不了別人歧視的目光,更不願去吃嗟來之食,寧可蜷縮在自家古宅老院,任由蹉跎歲月耗盡年華。劉主任心裏明鏡似的,對這種特殊經曆的孩子急不來,得曲線迂回。不知是應了天意,還是擋不住的緣分,劉主任沒過多久,硬是把根紅線牽進了柯家老屋。於是,身材更加嬌小眉清目秀的肖嵐,驀然出現在柯偉的麵前,讓老屋放出新亮。
“肖嵐是個好姑娘,也是我們土生土長的江陽人,聰明、勤勞、直爽、大氣,你們天生就是一對。我在菜市口看了一輩子的人了,說誰好那就準沒錯。隻要處上一陣子,你肯定會覺得她比我說的還要好。先成個家,然後合計著做點事,需要幫忙,盡管找我。”
柯偉直楞楞地注視著天上掉下的肖妹妹。他根本沒聽清劉主任的快人快語。但劉主任讚美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肖嵐的臉上。他第一次體驗到擋不住的感覺。肖嵐除了身材長相都有著江陽女人典型的嬌小,又黑又亮的眸子裏還透著柔中帶剛的睿智。柯偉完全被肖嵐的氣場所征服。他心中十年之寒的堅冰開始酥軟溶化。夏日裏說下的大媒,春節便進了洞房,來年一個胖小子就呱呱墜地。劉主任後來常戲謔柯偉,見好就收,速戰速決。
婚姻果然激發出柯偉的男性責任感來。他深愛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但從未直接表達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愛慕之情和浪漫之舉。可他心裏卻一直惦記著要讓老婆孩子過上安逸的日子,再別遭受自己曾經的驚嚇和磨難。他願意為他們犧牲一切,再苦再累都心甘情願。他回家看見老婆孩子就咧著個嘴笑。肖嵐打趣,你彩票中獎啦。他說沒有那個運氣,就是見到妻兒比彩票中獎還要開心高興。他想到了爺爺留下的兩件寶物,那可比彩票寶貴。他在子夜來到院裏的桂花樹下,輕手輕腳地挖掘。月冷星稀樹影婆娑,受過曆史驚嚇的他仍心有餘悸,不敢在光天化日下搞出動靜。清冷皎潔的月光下,濕潤的泥土粘著曆史的記憶,裹著多年的屈辱,散著陳年的芬芳,被一鍬一鍬挖了出來。懸在天上的下弦月尤如爺爺的雙眼,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他甚至都能感到爺爺目光絲絲的涼意。金絲楠木盒和紫檀木金匾,終於重見天光。金絲楠木盒裏是一本不為世人所知的藍皮線裝書《柯氏糕點秘籍》。紫色檀木金匾上是光緒皇帝禦賜親筆手書的三個大字“億口福”。
柯家曆史的真相向柯偉豁然打開。自清光緒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柯家祖上便是專為宮廷製作糕點的大師。他們善用上乘核桃肉、瓜子肉、鬆子肉、無核棗、香血糯等優質原料,以柯氏秘方,獨特工藝,精製成色澤亮麗、軟糯爽口、香甜細膩、風味獨特的桂花重陽糕、百果年糕、豆沙方糕、五色元鬆、薺菜拖爐餅、馬蹄酥,及鮮肉月餅、青團、棗泥糕等近百種糕點。柯家的糕點,因深受光緒皇帝和其寵妃們的喜愛,而名甲一方。其中,馬蹄酥更是名聞遐爾。為了嘉獎柯氏家族,光緒皇帝親筆手書“億口福”金匾一塊,禦賜菜市口宅院一處。此事成為江陽城百餘年傳頌的佳話和驕傲,還被地方誌載入史冊,“文革”中卻成了打倒柯家的原罪。
肖嵐手捧藍皮線裝本的《柯氏糕點秘籍》激動不已,眼前一片亮堂,雙眸中立刻浮現出柯家先人,穿著整潔華美的清朝服飾,手捧精致的皇家禦用漆盒,在宮廷太監的引領下輕輕走過九曲十八彎的回廊過道,將做工考究味道精美的“億口福”糕點親手呈送給皇上的場景。她用穿越曆史的目光,一眼看到了柯家未來的希望。
柯偉早就認定肖嵐是個能拿主張的人。自從她進了柯家,上下左右,親朋鄰裏,無論大事小非,家裏家外,都應付自如,靈巧中充滿著聰慧和執拗。背地裏就有人稱她為壓寨夫人,當然絕無任何貶意。柯偉的血管裏畢竟流淌著“江陽強盜”的熱血。作為柯偉的女人,這個稱謂再貼切不過。
百廢待舉的江陽城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柯家的曆史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柯家的古宅老院重新掛上國家文物保護的牌子。但柯家“文革”中被造反派打砸搶抄的財物,再也無法複原追回。柯偉對那些身外之物看得很淡,對那些曾經傷害過柯家的人也不再忌恨,隻是一直無法理解,那些人為什麼無緣無故地反目為仇,對柯家人下得了那般毒手。他隻求平平淡淡與世無爭地活下去。這也是父母臨終前對他的叮囑。
柯偉萌生了傳承祖業的想法,肖嵐隨之拿定主張,小兩口一拍即合立馬著手實施。在劉主任的全力支持下,兩人分頭跑工商,找街道,谘詢衛生、稅務、行業協會,忙得不亦樂乎。就在1991年春節前夕,柯偉祖上的小屋正式破牆開店。繁華的菜市口在一陣喜慶的爆竹聲中,又增添了一家熱氣騰騰的糕點店。柯偉把那躲過十年浩劫的金字牌匾,重又整修一新,披上紅綢彩帶掛上了店楣。“億口福”三個大字帶著昔日帝王的豪氣,傲視著江陽城乍暖還寒的料峭春風,放射出一片異樣的金光。江陽人透過漫天飛舞的雪花,看見柯偉忙裏忙外不亦樂乎,肖嵐背著嬰兒笑臉迎客。雖說沒有昔日皇宮朝廷的青睞,但衝著柯家百年傳承絕無僅有的獨特風味,“億口福”糕點的生意十分興隆。四麵八方的顧客蜂擁而至,政府官員也慕名而來。喜慶喬遷、逢年過節更是訂單不絕。柯家門前原本鬧中取靜曲徑通幽的狹窄街巷,一下變得熱鬧擁堵起來。
3
江陽城多數百姓不知道機關管理局做的什麼營生。
他們由著心境想象揣摩,演義出各種版本的議論。一些聽過古書略知曆史的人信口雌黃,機關就是算計,鬥心眼,耍陰謀,布陷阱,挖坑設坎,弄虛作假,不擇手段地滅掉對方。機關管理局應該就是集中那些機關算盡的高人,專門設計和使用機關的局子。
百姓們都知道柯家對麵絢麗的新樓是全城最頂級的幼兒園。盡管這家幼兒園從不對普通人家開放,可百姓們心裏清楚,進進出出的都是機關管理局的人物,園裏自然就是他們的無冕皇帝。這些機關高人用盡機關生下的後代,肯定青出於藍勝於藍個個都是猴精。百姓潛意識裏就有了幾分敬畏。隻有柯偉對此麻木不仁。盡管他的兒子沒有資格進入這所機關重重的幼兒園,可幼兒園裏的猴精都喜歡吃他家的糕點,那些溺愛孩子的家長們也就不得不向柯家折腰。這讓他對幼兒園有了幾分不經意的輕薄。
柯家的小本經營伴隨著一茬又一茬的猴精稀裏糊塗地度過了八個春秋。柯氏“億口福”糕點再創曆史輝煌,成了江陽人家逢年過節喜慶喬遷必備的饋贈禮品,乃至政府機關發放福利的首選。加之地方政府竭力打造城市旅遊,“億口福”糕點再次名聞遐邇,成為江陽城的一個品牌亮點。
福兮禍兮。有過曆史經驗嗅覺敏銳的人開始預測,柯家該要大禍臨頭了。首先,那些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長感到柯家生意造成交通擁堵的不便。接著,園領導覺得柯家生意有損幼兒園大門環境的形象。再有,機關管理局抱怨咫尺之遙的門麵房生意愈發日薄西山。三股風言風語很快殊途同歸迅速發酵,悄然醞釀著一場驚天人禍。
1999年江陽城的第一場高溫說來就來。柯偉卻和往常一樣,不等晨曦躍出江麵就在自家店裏大汗淋漓地忙碌起來。自打成家立業,柯偉就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無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八年如一日地披星而出戴月而歸。
一個身影在晨靄中踅進柯氏店堂。這人早就來到了菜市口,佇立在店門外凝視著那塊帶著帝王豪氣的“億口福”金字牌匾,不知是在鑒賞光緒真跡還是另有所思。他不失儒雅的臉上幾乎看不出任何表情的變化,卻透出幾絲官員特有的矜持。
“請問,你就是‘億口福’店主柯偉嗎?”來人彬彬有理。
“哎,我就是。請坐,請坐。”深諳和氣生財的柯偉連忙上前迎接。
“我是機關管理局行政科科長,免貴姓付。”
“噢喲,原來是您啊!”
“怎麼,我們見過嗎?”
“是呀,付科長弗記得了呀!”
這人一進門,柯偉就覺得麵熟。等他自報家門說出姓付時,柯偉已經可以完全認定,就是八年前剝奪了自家采光權還振振有詞大發宏論的那位官員。
“不好意思,我真沒什麼印象了。”
“八年前,我為機關管理局幼兒園新樓遮擋陽光的事找過您!您讓我為了祖國的花朵江陽城的未來,要有無私高尚的胸懷和境界。我可一直沒敢忘記呢。”
“哦,是嘛。唉呀,時間太長,不記得了。”
付科長其實已經想起,卻故意裝作糊塗。當年,他正是因為處理這件事情有功才被提升為科長。他記得再清楚不過,那時新任局領導十分擔憂違章建成的機關福利幼兒園,因侵犯百姓采光權引起民憤惹出事端。所以,他在輕意打發了柯偉以後,彙報時卻有意濃墨重彩地渲染了處理此事過程的難度,給領導對自己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從某種意義上講,柯偉當年的逆來順受在一定程度上為他鋪平了升官之路。
“我今天來是專門給你家送一份政府文件。請你們能遵照執行。”盡管正值高溫酷暑,付科長的話裏還是透出了寒意。
一張政府拆遷令就這樣毫無預兆地落到了柯偉手中:
……因機關管理局幼兒園擴建操場之需,限定將你所居住的房屋一月內全部拆遷。根據相關政策規定,你處定性為非營業性用房,屆時將異地安置不低於同等麵積的居住用房,請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我再多一兩句嘴,擴建幼兒園操場的事情直接關係到江陽城的下一代和未來。這可是政府行為,你們千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隻要服從安排按時搬遷,我一定盡量為你們多爭取些補償。我奉勸你們還是好好考慮一下,識時務者為俊傑。”付科長聲音不高慢條斯理,甚至還有些溫柔,可話裏話外卻透出軟硬兼施的脅迫。
柯偉這才猛然想起,早就有人通過各種渠道來打招呼,機關管理局想高價買下自家的老宅。但是,他都給一一拒絕了。這房子可是他全家活命的唯一依靠,賣了它就等於斷了一家人的活路。所以讓他把全家賴以生存的房子賣給以權壓人的機關管理局,情感上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當年對他慷慨陳詞的科員,如今已是科長大人,且親自送來了政府強製拆遷的紅頭文件。
4
機關管理局某位領導要拆掉柯家古宅老院的事醞釀已久。
對柯家古宅老院實施政府強拆的多次申請都未能獲得批準。一是以幼兒園擴建操場為由過於牽強。就連設計這個理由的付科長也感到難圓其說,彈丸之地上能折騰出個什麼狗屁操場,怕是連幼兒園裏的孩子都忽悠不過去。二是文物部門堅決反對。盡管柯偉家的祖宅並不起眼,甚至破敗寒酸有損城市形象,但畢竟見證了江陽城的一段曆史。三是房主不識時務。柯偉的腦袋像被驢踢過,水火不進軟硬不吃。此事幾經周折就被擱置下來。
就在機關管理局幾乎打算放棄拆掉柯家古宅老院的時候,江陽城來了一位以改革開放搞活經濟見長的新市長。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燒的就是舊城改造,誓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江陽古城舊貌換新顏。新市長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帶領各種調研團、交流團、招商團、參觀團,頻繁出現在江陽城的第一經濟商圈菜市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展宏圖。機關管理局立馬響應,不失時機地在新市長第一把火的當口老調新談,對柯家祖宅實施行政強拆的申請被再次提出。申請中反複強調,要讓江陽古城跨入現代化的行列,就不能再讓舊房舊街像牛皮癬一樣貼在古城的臉上。如今的菜市口,就是江陽古城最重要的臉麵。機關管理局的拆遷申請終於被市裏批了下來。新市長還特意加了批示:重新規劃,盡快完成,迅速改觀江陽城第一商圈的麵貌。
世上任何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以犧牲局部成全大局,這個道理就是當麵鑼對麵鼓地拿到台麵上來說,也可以坦坦蕩蕩向全城百姓交待。做領導最重要的能耐就是善於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化腐朽為神奇,把錯事做成真理。這些道理付科長不用想都能明白。他能說出比這更光鮮的道理,但捫心自問還是覺得缺德,隨便編個理由就把百姓的生活給毀了。他這麼做實屬無奈。官場險惡,讓你衝就得勇往直前,越過楚河漢界永不回頭。無論換了誰,隻要還想在機關管理局這個位置上待下去,就必須做這個龜馱這個碑。
付科長沒費周折,僅花一天時間就辦齊了所有拆遷柯家祖宅的紅頭文件。他甚至與公安、法院、城管也提前做好了預見性溝通。以他多年從事拆遷的經驗來看,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的。相關特權壟斷部門個個都是難伺候的主,折騰個半年幾個月能辦下來,就該燒高香謝天謝地了。他知道並不是自己能力強效率高思維縝密,事情才辦得如此順風順水。領導早已提前鋪好了路子,自己充其量就是跑跑龍套走走程序。當晚,領導電話就追到家裏,大加讚賞他辦事卓有成效,相信他定能圓滿完成這次拆遷重任,臨了還直言不諱地提到他的表現,將直接關係到局裏馬上的職務升遷。領導極富煽情的話語像一針鮮活的公雞血,緩緩注入他的血脈。他頓時感到渾身賁脹、亢奮、昂揚,並有了一種天將降大任於斯的莊嚴感。他當即在電話裏不假思索地表態,保證將這次拆遷做得有禮有節、迅速快捷、不留後患。他知道,領導要的就是最後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