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到張衛榮再對餘光輝傳授道家學說,道:“我道門一派本身就‘養本固元,清靜無為’為宗旨,學習道家的武功亦是‘見性明心,調節陰陽。’致於現在的你,早已被心魔所控,五神昏迷,邪念雜生。希望你回歸道門,回歸自然,心行專一也。”
“夠了,囉嗦半天,莫非是怕了我嗎?”餘光輝悟著耳朵,再也不想聽他這些老調重彈的話語。
餘光輝隻有一鼓作氣的把他殺死,這樣他才不會在自己的耳朵邊絮絮叨叨。於是他朝著張衛榮突刺一劍,張衛榮劍落下方,把他的這一劍壓製在右腳前上三寸之處。餘光輝用力上掀一劍,一掌跟進。不想那張衛榮借力而起,使得餘光輝一掌推空,反被他騰空而後往自己的後背蹬了一腳。
餘光輝慣性向前三五步,止住。反身相向張衛榮。一對仇恨的雙眼,一張歪著嘴巴的臉,還有那沉沉的腳步有些搖曳起來。就在張衛榮要落地的時候,餘光輝反身橫掃一劍,他若要逃離已是來不及,不得不劍朝後橫擋一招,幸而無傷。
餘光輝見張衛榮不急不慢,沉著應戰,這一而再的兵行險招,都是敗北而來,也一時之間無計可施。不過即然是一場持久戰,那麼就算不能給自己製造機遇,也許能抓住他的失誤,完成最後的致命一擊。
餘光輝青年氣盛,自然是招招先出,正是先下手為強,占據了先發製人的主動。他是以攻為守,讓那張衛榮防不勝防。當兩個高手過招的時候,總有一方為攻,總有一方為守,或是攻守結合,或是以守待攻,然後出奇製勝。
餘光輝不停的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機會,雖然他的昆侖劍法練到爐火純青。不過他想自己的太極八卦劍法,總能找到克敵製勝的那一劍。不過餘光輝似乎忘記了一件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那張衛榮亦學得八卦劍法,為什麼他不用此劍法與他對戰呢?反是用昆侖劍法呢?那當然他胸有成竹,能認識八卦劍法中的玄機,趨利而避害,讓餘光輝徒勞無功。再說那八卦劍法則重於防守,而昆侖劍法則偏重於進攻。
所以看似餘光輝占有先機,不料招招反被壓製,正是攻欲守來,守亦攻。餘光輝隻因未曾學得昆侖劍法,所以不知其中的原理。不過他能彈出一手好琴,隻可惜此處無琴可撫,一手好牌爛在手裏。
餘光輝大有不撞南牆不回頭,朝那張衛榮腳下一劍,殘陽如血,火燒連營。張衛榮騰空而起,居高臨下,撲向那他。餘光輝仰頭一個後空翻,反殺而來。張衛榮見時機成熟,功力耗之過半。於是倒轉乾坤一劍,餘光輝不敢正麵相敵,隻能再向高空飛躍,來了一招天地上下一劍。張衛榮正好順勢而起與之相拚。兩人從地上殺到半空,又從半空殺回地麵。劍來劍往,相互穿插。張衛榮虛步向前,餘光輝落步於後。張衛榮連續踩腳,使得他腳法開始零亂,重心不穩,自然套路就有點亂。餘光輝不得不撅臀後退,切見他緊追不得,要把自己逼到死角之處,不由的墊步前蹬。原以為這樣就能讓張衛榮不與自己貼身而戰。不想他抓腕肘擊,使得餘光輝向後而倒,倏地,他又是一個腳踢後膝,使得餘光輝前仰後俯,跪倒在張衛榮的橫劍之下。
張衛榮再向他發話道:“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餘光輝把頭抬高高的說道:“話不多說,你能殺的了我,就動手吧。”
“就這麼輸了嗎?”歸來客有點不相信的問道:“怎麼我還沒有看到最後的對決呢?”
他自言自語的說著,那左右二使意猶未盡,可是那餘光輝確實技不如人。雖然他招招先發,但也被破的無以還手。可是見招拆招,事實就在眼前。
楊明昊見張衛榮也頗費周折的製服了餘光輝,就道:“張師兄殺了他,此人終究是個禍害。”
全真七子亦說道:“殺了他,殺了他。”
老玩童見這般情況,不由的心理一緊道:“我兄弟不會就這樣沒了吧,總感覺不對呀!”
玩皮老也鎖緊眉頭道:“他們還沒有使出全部的本領來呀!怎麼就,其中必有詐。”
玩皮老一想到分身術,不由的眼前一亮笑了起來。
歸來客見那個小孩在一旁傻笑的樣子,不由的搖頭道:“小孩子沒見過殺人,嚇傻了。”
老玩童拿著個樹技當劍,還沒有學到一招分身術,就這樣完了。驀然,這個玩皮老又陰陽怪調的笑了起來,有點想不通就問道:“有什麼好笑的,都沒牙了,缺牙婆,還笑。我這個分身術還沒有學到手呢?以後就不會有兩個老玩童跟自己玩了。”
老玩童頗為沮喪,但又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不由的拍掌笑了起來,又親又抱那玩皮老的說道:“來了,來了,我好激動。”
張衛榮手起劍落,不知餘光輝性命如何,下回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