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公仆和人心(3 / 3)

????不過,他確實走得太早了,也走的太快了,還沒來得及和鬆山的老少爺們說一聲再見,就匆匆的走了。他還很年輕,還有很多老大爺老大娘等著他去嘮家常,還有很多窮孩子等著他去送他們上學,還有很多困難戶、殘疾人等著他去幫助······。

????何偉力、劉明遠和市裏的其他領導同誌、機關幹部們同樣為失去這樣一年富力強的同誌悲痛不已。他們紛紛和自發的大爺大娘們、大哥大姐們、弟弟妹妹們一道去殯儀館瞻仰遺體,向老羅鞠躬致敬,表達哀思。何偉力親自擔任羅子貴治喪委員會主任。

????民意不能逆。羅子貴去世的第一天,自發去悼念的老百姓大約有兩三百人,沒有引起有關方麵的注意,第二天來的人越來越多,整個殯儀館裏裏外外全是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的人群,有的淚流滿麵,有的低聲抽泣,更多的人是默默地站在那裏久久不願離去。

????何偉力召集治喪委員會全體成員開會,針對悼念民眾越來越多,如何去順應民意的問題,征求大家意見,提出妥善解決的辦法。

????劉明遠首先發言,他說,“人民群眾自發地悼念一個領導同誌,其規模之大和場景之感人,在鬆山有史以來是第一次,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說明了在老百姓心中所需要的、擁護的幹部,就是羅子貴這樣的,沒有官架子、和人民群眾攪在一起,為底層群眾辦實事的人。根據目前這種情況,原定第三天也就是明天上午舉行追悼會後進行火花,我建議,為了讓更多的人寄托哀思、表達他們的心願,如果羅子貴同誌的家屬同意的話,把追悼會推遲一天,改在後天上午舉行,原定的由組織部負責同誌致悼詞,改為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甄德賢主持追悼會,市委書記、羅子貴同誌治喪委員會主任何偉力同誌親自致悼詞。”

????“我同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羅子貴同誌治喪委員會副主任劉明遠同誌的提議,由市委書記何偉力同誌親自致悼詞的本身,就是對人民群眾擁護的好幹部羅子貴同誌兢兢業業為黨工作,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這一生的肯定,體現了黨委、政府永遠站在人民群眾一邊,和人民群眾在一起,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組織部長甄德賢一連說了三個人民群眾之後,繼續說道,“我還建議,宣傳部門的同誌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動一切宣傳工具,調動一切宣傳力量,最大限度地收集好第一手資料,既要做好及時報道,又要為今後宣傳羅子貴同誌事跡做好準備。”

????劉明遠和甄德賢發言後,其他幾個委員都表態讚成。

????何偉力問還有沒有新的意見,眾人都說沒有了。他習慣地抬腕看了看表,心情十分沉重地說:“羅子貴同誌突然離我們而去,大家都沒有思想準備,特別是我,作為主要負責同誌,過去對他關心不夠,非常遺憾,加上他本人隻顧工作去了,沒有關心自己的身體,知道患上肝癌後,已經是晚期了,雖然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終歸回天乏力,他就這樣說走就走了,走的實在是太突然了。我想再次囉嗦一句:斯人已去,我們活著的人該怎麼辦?

????首先,集中精力搞好羅子貴同誌的悼念活動,即因勢利導,和人民群眾一起搞好遺體告別、開好追悼會、做好火化安葬等,妥善地處理好後事。

????其次,宣傳部門、各大媒體,要優先報道羅子貴同誌悼念追思活動,讓老百姓滿意。

????第三,組織部門要研究在全市範圍內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學習羅子貴同誌的活動,召開羅子貴同誌先進事跡報告會,到鄉鎮、村社宣講羅子貴同誌作為一名優秀的宣傳幹部,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的作風和不為名、不為利,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先進事跡。

????第四,宣傳部牽頭,組織有創作經驗和寫作能力的專業人員,把羅子貴同誌的事跡和鬆山老百姓的情思寫進書籍,搬上熒屏、銀幕。”

????按照何偉力的安排,處理羅子貴同誌的後事有條不紊地進行。

????悼念活動的第三天,前來參加悼念的民眾絡繹不絕,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整個殯儀館的悼念大廳擠得滿滿的,人們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從未斷過。高峰鄉扁桶峽村的尤友貴老漢牽著老伴周世清,八裏峽鄉黃粱坑村趙小虎背著他那智障的哥哥趙大虎,站在羅子貴的靈前泣不成聲,鞠了一躬又一躬,格外引人矚目。

????追悼會如期舉行。殯儀館大廳、過道、廣場上到處都是手拿白花的群眾,前來維持秩序的交警、民警也都麵帶悲容,整齊地站在悼念人群的後麵。

????追悼會主持人、鬆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羅子貴同誌治喪委員會成員甄德賢宣布默哀三分鍾,那些專程從邊遠山區趕來的老大爺、老奶奶們,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個個老淚縱橫,嚎啕大哭,大放悲聲。何偉力和劉明遠好像受到他們的感染,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滴滴答答掉落在悼念大廳那堅硬的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