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東的路直接通過懸崖上的仿古棧道,據說,在設計這段棧道之前,胡江河親自帶著王華等一幹人馬到嶽閣、嶺中一帶考察,參觀古棧道,從古代文化中吸取營養,才最終有了這份靈感。過了棧道之後,來到神仙洞。這神仙洞洞口高三丈,闊五丈,深二十五丈。過去躲匪患、當地老百姓稱躲棒老二時,曾經容納過三百人,據內行人士說,此洞是因為石灰岩裂隙遇水溶解,千百萬年才形成的。按照地質學家的叫法,就是一“卡斯特”地貌。
????岩洞的左前方立石碑一塊,“神仙好吃洞”五個楷體大字鐫刻在碑麵上。在岩洞右前方的平台上建一八角亭子,紅柱黃瓦,雕簷畫角,前簷掛一牌匾,黑色匾底上金黃的繁體魏碑“聖賢愁”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八角亭正中是一張八仙桌,桌上刻有中國象棋棋盤和未完殘局,八根亭柱之間木質靠椅相連,供遊人小憩。
????在岩洞與亭子之間的顯眼位置上,立著黑色花崗岩石碑,碑高九尺,寬四尺九寸,喻“久吃、吃久”之意。深紅色顏楷碑文,古樸神奇,碑文詼諧。全文如下:
????聖賢愁神仙好吃洞碑記
????民以食為天,神以風為先。相傳神仙洞外有一好吃嘴兒,孤身一人,四處流浪。十家宴請,九家有他。剩下一家他未去,因其酒足飯飽要瞌睡。吃飽了喝足了,嘴角一抹道謝了,從不破費。鄉人無奈,焚香禱神,神派張果老和呂洞賓來收拾他。張果老左手一指,造就神仙好吃洞,呂洞賓右手一指,立就聖賢愁八角亭。二仙略施法術,肉香酒香味從神仙洞向外彌漫,好吃嘴兒聞香而饞,攀藤附葛來到洞口,見二白發老者在亭中弈棋,桌上擺著一壺美酒,醇香撲鼻。二仙知他已到,故作惘聞。好吃嘴兒主動上前殷勤,張果老說:“客人來得正好,可惜有酒無菜。”呂洞賓說:“誰說無菜?我們主賓三人各出一樣不就有了嗎?”張果老說:“那客人同意麼?”好吃嘴說:“隻要你們出我就出。”呂洞賓說:“要我們自己身上的東西喲!”好吃嘴說:“一視同仁。”張果老說:“就以‘聖賢愁’三字為題,我們三人各用一字吟打油詩一首並獻上下酒菜,如何?”呂洞賓說:“正合我意。”好吃嘴說:“可,你兩先來,我隨後。”張果老說:“你倆聽好了,我以聖字為題,聖字由‘耳、口、王’組成,我的詩是——
????耳口王,耳口王,
????壺中有酒我先嚐。
????盤中沒有下酒菜,
????我把耳朵割一雙。”
????說完,從懷中取出尖刀,割下雙耳,置於盤中。
????呂洞賓說:“該我了,我以賢字為題,賢字由‘臣又貝’三字合成,我的詩是——
????臣又貝,臣又貝,
????壺中有酒我先醉。
????盤中沒有下酒菜,
????我把眼睛剜一對。”
????言畢,用右手食指中指剜出雙眼,放入盤中。
????好吃嘴兒先是大驚失色,繼而靈機一動,哈哈笑道:“該我的了,隻剩下愁字了,我別無選擇。愁字由‘禾、火、心’三字組成,我也有詩了,你們聽著——
????禾火心,禾火心,
????壺中有酒我先斟。
????盤中沒有下酒菜,
????我把汗毛拔幾根。”
????言罷,拔下幾根汗毛,輕輕地丟在盤中,雙手抱過酒壺,咕嚕咕嚕一飲而盡。
????呂洞賓、張果老二神仙當即傻了眼。
????看罷碑記,邱裼鐵捋了捋稀疏的白發:“從雅俗共賞的前提出發,說不好這類意境的景點將會受到很大一層人的喜愛,關鍵是趣味性強,休閑遊樂能夠搞笑。”
????李先知說:“美中不足的是顯得太單調,這個景點太好了,能不能考慮在洞內再做點文章,比如說用燈光造點仙境啦,搞點能夠吸引遊客的神仙傳說音象啦。”
????王華說:“這個胡老板已有安排,我們已經請西都現代設計中心的創作人員來洞中勘查過了,設計清樣下個月初就出來了。”
????何偉力說:“去下一個點吧!”
????鼠標繼續向前滑動。沿西路過峭壁五百米後坡度變緩,前行二百米,道路被奔流直下的山溪截斷,一橋飛架,橋下一潭清水,淺藍見底,橋身造型似一根獨木。橋頭站立三尊漢白玉雕像,分別是身披袈裟的和尚、手握書卷的白麵書生和絲帶飄動的美女,三人作準備過橋狀。雕像後年是一塊天然石板,光滑如磨,石板上方刻有“清河橋”三個大字,三個大字下麵是一問句——“你說呢,誰先過去?”再下是“答案。”問題和答案之間用以破折號鏈接,提行:
????——很久以前,這清河橋是座獨木橋,一次隻能一人通過。偏偏這天一下來了三個人:和尚、書生、美女,三人同時擠在橋頭,都說自己有急事,必須先過河去,互不相讓。僵持一陣之後,和尚說:“我們誰也別爭了,就以這‘清河橋’三字中的一個字為題,說個四言八句,說得好的先過去。”書生和美人異口同聲地說:“要得要得,那既然是你提出來的,你就先說。”和尚當仁不讓,“好嘛,那我就以‘清’字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