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談了好長時間,然後錦繡起身告辭走了,君蘭也回家去了,媽媽就同家興聊起了今後的打算。
在媽媽的想象和計劃裏是這樣的:兒子今年是虛歲十六,可以說已經長成大人,再過兩年電工手藝肯定更好了,賺的錢會多得多,完全有條件可以成家立業。
這小麗絹是一個現成的媳婦,人長得很秀氣不說,這兩人的感情也挺好,到時配成一對是門當戶對,比較理想。
可今天這位穀小姐的到來,使她老人家看過後在腦子裏產生了另外一些想法:這兩個姑娘中,好像兒子更加喜歡後麵一個。
這兩個姑娘從外貌上看雖然是不相上下,自己看了都很滿意,可對今天來的這個姑娘的性格等情況自己還不了解。過去聽兒子說,她的家庭情況是不錯的,現在自家的經濟處境能夠匹配嗎?再說現在這姑娘還在讀著書呢,不知道要讀到哪年哪月,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但是她還是問了兒子,說:“家興,假使麗絹、穀小姐兩個都想嫁給你,你會要哪一位?”
家興難住了,他不知如何作答,但想了想說:“姆媽,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想過。”
媽媽看了下兒子,笑了,說:“家興,今天你對姆媽沒有說實話,你怎麼會沒有想過。既然沒有想過你就慢慢想,想清楚了再回答姆媽。”
其實,家興怎會沒有想過呢,可他想的是另外一個方麵。
自從他與君蘭、麗絹相識以來,大家心裏是十分明白,君蘭一直是想著麗絹,但是麗絹想的是家興,家興是不會去奪取君蘭所愛。
當錦繡闖進這個小圈子後,家興好像有了自己的目標,但自從他失學以後,這個念頭就漸漸消失了,不敢再去奢望了。
今天錦繡的突然出現,使他重新萌發了新的希望,但他是個比較正視現實的人,正如母親所說,婚姻比較重要的是“門當戶對”。
現在自己和錦繡的距離是越拉越遠,將來也許根本沒有成雙的可能,所以他是無法回答媽媽的所問。
事實上他更不知這錦繡在想些什麼,因為他也已經察覺到他們中間還有一個王有德。
原來王有德、穀錦繡同坐一條課桌已有四年之久,兩人之間可能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什麼情感。從他進入小學五乙班的班級時,就隱隱約約地感到,這個姓王的總是對自己有些醋意、敵意,酸溜溜的味道。
其實,這個王有德就是“八,一三”逃難時,家興在老西門碰到的、並救過他小命的那個小阿德。
現在兩人都已長大了,可相遇後彼此並不相識,更不知曉昔日曾經有過的那非常短暫、但確是人生之中的一段奇特的患難情緣。
家興的腦子裏現在是越想越亂:人生的夢想、家庭的處境,他們三人加上錦繡之間的關係,還有社會的現實等等。
再說這個時局,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苦,自己的前程會有什麼樣結果?
眼前的這些事情應該怎麼處理?真是沒有了主張。
隔了兩天,君蘭帶信給家興,說星期天下午錦繡要來,有好消息。
究竟是什麼樣的好消息,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