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199話 黑夜才是最美的景(2 / 2)

*譯注6:lucifer一字於中文中音譯亦頗多,有路西弗、路濟弗爾(簡明大英百科全書)、魯西弗(桂冠所版之失樂園)等譯。此處權採《大美百科全書》之譯名。蓋lucifer一字本為拉丁文。希伯來文聖經於以賽亞書14章12節中將巴比倫王稱為「發光者」,通俗拉丁文本聖經以lucifer對譯之。 lucifer之拉丁字義小寫時有「含光」、「射光者」、「照耀者」之意;而大寫則為「金星」、「魔鬼首領」之意。英王詹姆士欽定本英文聖經中保留此字(此版聖經12節前半原文為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中文和合本聖經中譯為「明亮之星」。人們認為此乃撒但墮落前之名。

*譯注7:對於神與惡魔之關係,基督宗教中論述頗多,時亦有所歧異,有興趣者可參照神學著作。

魔羅/mara

在亞洲,特別是印度及中國被視為人類敵人的存在。嚴格來說雖不相同,但於亞洲地區魔羅乃相當於魔鬼的存在。

原先居於印度之原住民的神祇,與西歐及中東的情況相同,被自北方移入的雅利安人(aryan)視作惡魔。

不可不提的,歐洲以及深受歐洲[影響的南北美洲、中東、印度,以及受印度影響之中國與日本,全都不免受到此民族之神話的影響。

換言之,或許可說塞爾特(celt)的弗摩爾族(formor)(譯注8)、希臘的泰坦神族(titan)、北歐的尤彌兒(ymir)(譯注9)、印度的魔羅(mara)與羅剎(raksasa)、中國日本的鬼與惡魔,全部皆屬魔鬼的同伴。

*譯注8:此為塞爾特神話中,自古棲於愛爾蘭島之巨人族,與外來眾神數度搏鬥,性格邪惡。

*譯注9:北歐神話中霜巨人之祖。

惡魔名錄-1-

dis、dite、luccifero/地獄王

種類:地獄之王

出處:神曲

於《神曲》中出現,碩大無朋的惡魔之王。又名「狄斯」(dis)或「地帝」(dite),亦稱「路西勿羅」(luccifero)。乃相當於基督宗教中大逆不道的墮落天使撒旦,《神曲》中將其等視同於別西卜(beelzebub)。(→撒旦satan<中世紀歐洲>、別西卜beelzebub<希伯來>)。

地獄王位在地獄最下層,第9圈第4溝的「猶大環」(giudewcca)中,自胸以下呈立姿封於冰中。過去曾為偉大天使的地獄王,因反抗神而被逐出天國,在地上到地心間撞出大洞,並維持墮落時之姿勢冰封地獄深處。懲罰人類亡魂的地獄便是依地獄王墮落時所生之洞而造。

地獄王有三個麵孔,右麵白而帶黃、左麵黝黑、中央的臉火紅。三張口中各別咬住出賣耶穌基督的猶大、刺殺凱撒的柏呂篤(bruto)與卡西何(cassio),以牙齒給予懲罰。每張麵孔以下生了一對如蝙蝠般的大翅膀;似乎是他以往曾為六翼熾天使(seraphim)的殘証。

titan/泰坦神族

種類:上古神祇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