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鬧海》也是董連元自己非常滿意的連環畫作品。他把哪吒那天真爛漫與不畏強暴的精神充分地表現了出來,尤其是妖龍作祟,興風作浪,殘害百姓,引出哪吒大鬧龍宮水府的畫麵,更是精彩紛呈,幾欲破紙而出,備受專家讚賞、讀者喜愛。
說到最讓董連元滿意的作品,大約要數臨安市文聯委托他畫的“錢王係列”連環畫,分《錢王故事》和《錢氏家訓解讀》兩種。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錢氏後裔和讀者紛紛向臨安市文聯索書。
2013年初,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在臨安召開。會上,作為臨安的交流材料,董連元的連環畫《孝子陳鬥龍傳》,受到與會者一片叫好。《杭州日報》即時發表了報道:臨安要把“忠孝仁義”搬上連環畫,使這門“兒時藝術”煥發生機的是一位杭州知青。
《孝子陳鬥龍傳》以鋼筆白描完成,情節表現真實生動,人物性格與表情也細膩微妙。準確地把握故事的特點及寓意,是畫好連環畫的前提。為此,董連元認認真真啃起了書本,積累了大量人物、環境等寫生材料,把陳鬥龍故事發展的脈絡也理了個一清二楚。他還專門研究了古裝服飾和建築。《孝子陳鬥龍傳》印行後,受到了專家和讀者的廣泛好評。因此,臨安市委宣傳部看中了董連元的這一作品,印了成人版、學生版兩個版本。
“作為一名農民畫家,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地方的文化。隻有這樣,他的畫才能紮根鄉村,才有生命力,老百姓才會喜愛。”老董坦誠地告訴筆者。“忠孝仁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搞創作,就喜歡在傳承中華美德上做文章。”
畫出農民情趣最難得
董連元說,以傳統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並傳承地方特色文化,通過圖畫對具體形象進行描摹展示,又通過有趣的故事,使讀者加深印象。一定程度上說,它本身就是一項文化遺產。
作為一名農民畫家,鄉村永遠是董連元藝術創作和演繹風情的舞台。他比較了解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比較注重與村民間的情感交流。他說:農人們那種樸實善良的性格,艱苦創業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那一堆堆柴垛所表現的力感,那一座座磚房所表現的美感,時時給我創作的衝動。用畫筆歌頌鄉人的品格,記錄鄉村的曆史,是我的責任。尤其是在當前全省創建農村文化禮堂的熱潮中,我要多創作一些適合老百姓口味的作品,賦予農村和農民以新的內涵。
董連元鮮活的畫風,是他長期受鄉村生活浸潤的結果。他常常跑到田間地頭去寫生、速寫。可見,他是在用心體驗生活,用心提煉藝術。在董連元的畫裏,農村常見的雞鴨貓狗、犁耙農具等事物,都被畫得十分生動,他把山村的風情表現得饒有趣味,呈現出一定的藝術張力,實屬難得。
書畫家方誌恩曾這樣評價董連元的作品:落筆果斷,線條流暢,畫麵潔淨,構圖簡繁得體,風格典雅。一位畫家看了董連元的仕女畫,說他的線條自由婉轉而富於節奏感,表現出來的衣褶仿佛迎風飛舞,極富動感。這種彌漫著靈秀之氣的線條,得益於他對線描的研究與實踐,得益於他注重線條在運筆時快慢、輕重、轉折中的力量變化效果,所以,練就了出眾的線描功夫。
孜孜耕耘,碩果累累。走進新華書店,我們不難發現,諸多《成語故事》《21世紀小小百科》《自然百科》《看圖作文起步》《伴隨孩子成長的經典故事》《小學生必讀百家姓》讀物,插圖作者都是董連元。插圖童話色彩濃鬱,深入讀者心田而至今津津樂道。據說,那本董連元擔任美編的《看圖作文起步》十分暢銷,已經是第11版了,足見董連元繪畫的魅力所在。
如今,這位杭州知青、草根畫家,依然紮根農村,用自己的才情和熱情,快樂地耕耘在“方寸之地”。□
(本文攝影:楊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