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兩個字,從來不是來源於知識,也不是來源於地位,而是來源於人性本身。他們都出生於農民家庭,他們勤勞、實誠、樂於助人的品質仿佛與生俱來,與土地生長在一起,又回歸於這片土地。
葬禮上消防戰士們跪在尹智慧母親的麵前,喊著“我們都是您的兒子”。他未盡到的孝心,將由活著的人來履行。當一位母親失去了她的兒子,我們的社會也失去了一個好人。但他們留下了最美的榜樣,如戰火紛飛中的英雄,豎起一麵通向最美生活的旗幟,這旗幟通向心靈,通向“為人民服務”的傳統。戰士們的犧牲並未將生命完全結束,精神之花依然留在人間,引導著後人的人生道路,繼來者將承載著英雄的靈魂走更遠的路。
筆者曾與孫侃先生交談,他提到:“每一個‘最美人物’,都能帶動起周圍很大一群人,榜樣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當我們每一個人從心靈深處被英雄的事跡感動,直至心靈淨化、道德進步、精神提升,那麼“最美現象”就能從“盆景”變為“風景”,不斷傳遞社會的正能量。
沉睡在東海之濱的最美之花
在犧牲的最美司機、最美消防戰士的身旁,還有無數個最美人物。我們離雷鋒並不遙遠,英雄就在我們身邊,最美媽媽吳菊萍,高速衛士吳連表,最美爸爸黃小榮……
在英雄的身上,總是有著許多的共同點。比如,幾乎所有的一切都隻發生在一瞬間,孩子在十樓的窗台將要墜樓的一瞬間,吳菊萍張開了自己的手臂去接孩子(《吳斌:中國最美司機》);在卡車朝自己和同事撞過來的一瞬間,吳連表奮力把同事推出了幾米遠(《高速衛士吳連表》);在小女孩落入水中奄奄一息的一瞬間,為了節省營救時間黃小榮直截了當從5米高的堤壩跳入溪中(《“最美爸爸”黃小榮—一個先進典型與“富陽好人”群體現象》)。在這一瞬間,他們自己的生命輕如鴻毛,他們的崇高重如泰山。
這些人物也有著其他的共同點,他們很多都是社會中的草根人物,是一群最為質樸的人,他們有的不善言辭,不會豪言壯語,他們淡泊名利,是這個時代的活雷鋒。也許隻是衢州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卻有著為城市環保添一份力的夢想(《以美鑄魂—衢州最美現象啟示錄》);也許隻是一個在杭州擺裁縫攤的手藝人,卻興辦企業為了資助希望小學;也許隻是一名無名小鎮的理發店的理發師,卻經常深入農村為有困難的人免費理發(《“最美爸爸”黃小榮—一個先進典型與“富陽好人”群體現象》)。
“在他們默默無聞的背後,更令人佩服的是經年累月的堅持和篤定。”孫侃先生這樣與我說。最美人物的事跡,引起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在他創作的過程中,有許多讀者來信支持,正是這樣的號召力,使作家在創作的路上越走越遠,使“真”“善”“美”的力量更加鮮明。
杭州曾被評為全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幸福的定義,也許應該是老子筆下的小國寡民,或者應該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最美浙江人的身上,可以看見幸福指數最高的淵源。千百年來,這片土地傳承的不僅是人文地理之美,亦是人民心靈的內在美。找不到路的時候遇到熱心的大伯,坐車沒有零錢的時候旁邊的大姐一把零錢塞在你的手裏。古道熱腸一直存在於市民的血脈中,與生俱來。他們有最古樸的品質,在社會名利鋒芒畢露的時候,溫暖這個世界。中國文化的傳統是“仁者愛人”,這樣的文化傳承著國家的曆史和血脈,也為靈魂提供著信仰。□
(本文圖片由孫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