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股價評估操作解疑(網)(5)(1 / 3)

研發費用的提高究竟該怎麼評價?應該說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公司經營和技術研發戰略的深層次問題,這裏暫不做深入討論,而在今後有機會再詳細討論。大唐電信則如上期所言,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過去主要經營程控交換機),增加了光通信、數字微波、移動通信等較高溢價產品的比例,盡管市場總體價格有所下降,但毛利率還略有上升。其銷售費用率的上升也正是大唐電信在克服自身主要弱點,加強市場營銷的體現,而其中相關的返修費用比率(年報沒有對此詳細列出),是考察其產品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的重要參考指標,對此值得進一步調查清楚。

另外,大唐產品毛利率較中興低,從長期看,這與其研發費用比率較低也不無關係(其研發更多的是在其股東——研究院已有的技術成果上的二次開發,附加值自然要比中興通訊完全的自我開發要低。)。從中興和大唐兩者相關的比率對比可清楚地看出,中興通訊是一家整體實力更強的高科技公司,隻要市場形勢不出現大的不利變化,其有關的費用比率應不會有進一步加大的空間,換言之,其純利率的下滑應已“見底”。而大唐電信則是一家正處在發展初期的公司,隻要能揚長避短,其未來的成長性將逐漸體現出來。

而從東方通信的各項成本和費用比率來看,很難想象這是一家生產移動基站和手機的“高科技”公司——毛利率或純利率甚至還不如彩電生產廠家(注意,這還是在國內的企業如華為、中興等基本上還未參與到這一領域競爭的情況下)。原因正如上期所述——東方通信似乎隻是純粹的生產、組裝,而其中的核心技術都是洋人的,高額的利潤當然歸人家所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在通信設備這樣一個技術更新極快、服務技術要求極高的領域,即使早期有較高的市場份額,這樣的企業有前途有價值嗎?其實,我國的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的曆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當年那些幾乎壟斷了中國程控交換機市場的“采用外國先進技術”(但卻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的生產廠家現在還有幾家在生存?取而代之的是華為、中興、大唐這樣的企業!中國加入WTO,這對那些無力開發而一味靠進口散件組裝生產過日子(甚至還能進入國內百強)的製造商而言,其嚴峻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沒有了國家有關限製措施的情況下,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洋人們還有什麼理由與那些毫無技術和市場影響力的國企“合作分享”市場利潤?對東方通信而言,其曆史不可謂不長了,但吸收消化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建立起自身的研發能力了嗎?依筆者之見,東方通信如果還不建立起自我技術研發係統,照這樣的“生產發展”模式走下去附錄:各行業潛力股介紹。

一、旅遊股中的潛力股

每當“五一”、“十一”黃金周來臨時,旅遊類上市公司將麵臨巨大的商業機會。二級市場中的旅遊板塊也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深入挖掘。

從行業背景分析,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最具活力與潛力的新興產業和國民經濟中新的增長點。隨著整個消費升級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將會不斷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齊,旅遊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旅遊股可以分為三大類:

1、景點旅遊股,有G黃山、G峨眉山等;

2、旅遊服務股;

3、酒店類個股。

在這三類個股中,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景點類旅遊股,主要原因是其享有較高的定價權,可以通過提高門票的方式獲得穩定的高額收益,而統計數據表明門票漲價對遊客人數並沒有產生負麵影響。因此,坐地生財、壟斷資源的景點旅遊股將更有望從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中受益。

對大多數產品而言,提價往往意味著自取滅亡,因為提價等於拱手讓出市場給競爭對手。但具有壟斷資源的公司卻有“自主定價能力”,其僅憑提價就能輕輕鬆鬆地賺更多的錢。旅遊景點行業由於其資源的壟斷性,具有“自主定價能力”,在旅遊行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分享遊客增長帶來的經濟效益。

上市公司中,目前G黃山、G峨眉山、G桂旅、麗江旅遊、G華僑城、首旅股份等有景區業務或景區內的配套服務業務,但擁有大景點門票收費權的上市公司隻有兩家:G黃山和G峨眉山,它們享有較高定價權,能最大程度分享旅遊行業高速增長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