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要努力成為一名看盤高手(2 / 3)

掛賣單大股價上漲的股票是短線好股票,掛買單大股價不漲的股票是短線壞股票。

掛買單追上漲股價的股票是短線好股票,掛賣單追下跌股價的股票是短線壞股票。

4.對大盤周波動規律的分析

分析市場的內在規律能夠使投資者對市場有更全麵的了解。麵對市場每時每刻的波動,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職業高手也無法做到心中有數。但對一些市場潛在的簡單周期了解,已經能讓職業高手形成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的月積日累會讓你的收益率發生巨變,並且避免一些明顯的危險,抓住一些明顯的機會。細節決定成敗,依據曆史經驗建立一套買賣規則是很有效的辦法。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規則必須建立在市場運作的真正規律上,而不是建立在個人的觀點乃至偏見上。下麵就讓我們看看高手總結的市場特殊規律。

(1)弱勢市場的周波動規律

在弱勢市場,即滬市成交量低於80億元時的市場,市場的周波動規律是:市場周五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並且可能出現較大的光頭陰線;一旦周五走勢出現了下跌,緊接而來的就是黑色星期一。由於黑色星期五與黑色星期一造就了市場的短線超賣的技術狀態,周二大盤有望出現止跌或者小反彈的走勢。

在周五和星期一領跌的股票有兩種特性,一種是有基本麵壞消息的股票,另一種是有重要均線壓製股價的股票。周二反彈的股票是那些指標處於轉好狀態,且帶有放大的成交量配合的超跌莊股。

(2)強勢市場的周波動規律

在強勢市場,即滬市成交量高於150億元時的市場,市場的周波動規律是:市場周五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並且可能出現較大的光頭陽線;一旦周五走勢出現了上漲,緊接而來的就是紅色星期一。由於紅色星期五與紅色星期一造就了市場的短線超買的技術狀態,周二大盤有望出現橫盤或者小調整的走勢。

在周五和星期一領漲的股票有兩種特性,一種是有基本麵好消息的股票,另一種是有重要均線支撐股價且帶量的股票。周二調整的股票是那些指標處於惡性狀態,且前期漲幅較大或者空頭走勢的股票。

(3)一周中的職業特點時間

周四往往是職業高手的操作啟動期,這時也是主力機構的活躍期。在弱勢市場中,這天有時會出現一些機構的小幅拉高,並為周五的出貨做最後的準備。在市場處於強勢的時候,這天也是遊資機構換倉的日子,這天也經常會出現比較大的振蕩。

周五是主力大規模行動的日子,“熊市”選擇這天出貨能夠打出拋空的空間,“牛市”中則從這天起買新看好的股票。

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遊資也喜歡在這天對於一些短線股票開始建倉,然後在下一周開始大幅的拉升。許多職業高手喜歡在周五的尾市買進技術形態較好的強勢股,這種股票下周初容易成為短線上漲的股票。因為許多投資者要在周末研究股票,一些谘詢公司和證券營業部也喜好在周末召開討論會。周五技術形態好的股票更容易被周末用功的人們發現。

大家在周末的努力,將直接成為周一的買賣力量。“熊市”中失望的人、猶豫的人已經想清楚了,周一賣股票將成為部分聰明散戶的行動,這種行動會讓那些堅持的人雪上加霜。在“牛市”中,空倉人在周末找到了好股票,持有股票不漲的人也常在這一天換股票,這形成了周一買盤的集中出現。因此強勢市場中的周一,往往是漲停數量最多的股票。

由於周一的買賣力量宣泄,周二是許多人休整觀望的一天,因此這天的成交量經常會小於周一。這天還在走弱的股票大多數是真正的壞股票,這一天還在漲停的股票可能會是一個中線的好股票。

周三往往是個標準的技術市,這天的許多股票波動形式將受指標的指引。

(4)每年的職業特點時間

每年有四個長假期,其中元旦、春節、五一是重要的機會套利期。沒有特殊的情況,這三個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大盤會出現上漲,一些莊股和基金重倉股也容易在這天漲停。十一前後是個敏感期,在這個時間內曆史大盤表現比較強勢的概率不是太高。

每年的年報中報期是機構重倉股活躍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的操作要點應注意莊股的送股可能性與預增預虧的效應。

5.如何理解股市中的放量

每當我們談到一個股票時都會不約而同地涉及到量,特別是放大的成交量,就是簡稱為“放量”的量。

確實,證券市場的活力就在於交易,一個市場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市場的換手率。而在各種經典理論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先有量後有價”等等諸如此類特別關注量的言論,相當多的技術指標都把成交量作為計算的基本數據之一。

理論與實際有時候的距離相當遙遠,在放量這一點上體現的尤為明顯。經驗告訴我,沒有成交量,股價也能連續上漲,而所謂的“放量股價會漲”不過是一種市場的習慣性思維而已。

也許這是一個誤區,當所有的人都認為成交量是推動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時,真正的原因已經沒有人去考慮了。

真正吸引市場資金介入的首要因素是收盤價而不是成交量。

當我們覺得某個股票最近表現不錯時,原因是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回答:“股價漲得不錯”,肯定不是“成交量放得很大”之類。

股價的上漲才是吸引市場眼球的關鍵。如果股價不漲,即使成交量再放大也不會有多少人去關注它,更不要說去買它了。所以每當我聽到人們不斷重複“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時就想起“上漲才是硬道理”這句話。

對於職業操盤手來說,運作好股價,與市場進行對話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股價上漲,隻要能使股價上漲,任何手段都是可以考慮的。但請注意,這裏所說的上漲並沒有幅度上的具體要求,也就是說股價漲的多還是少這並不重要,關鍵是收盤價要漲。

老股民征戰市場多年的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運作股價的焦點就是收盤價而不是成交量,可以說收盤價的運作成功是整個項目運作成功的關鍵。

當然,股價是不可能一直無量上漲的,等到了一定的高度,由於股價連續上漲的效應,買盤開始陸續進場。而短線獲利籌碼也開始增多,回吐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樣成交量自然就開始放大,這是市場自然交易的結果。但如果僅憑此時成交量放大再追進去則風險明顯加大。

6.出現“盤中巨量”情況的分析

所謂“盤中巨量”就是在當天交易時段內出現了巨大的交易單子。

比如,平常日成交不過在100萬股左右的股票突然急增到1000萬股,或者說盡管日成交量並沒有急增,但盤中的接拋盤卻出現了巨大的單子。如果沒有基本麵上的變化,那麼這就是一個非自然的市場交易行為。

先分析一個案例。

是襄陽軸承(000678)2005年9月5日當天交易的分時走勢圖。

在連續多日成交在200萬股左右後突然放出1197萬股的巨量。

盤中上午交易一個小時後情況變了,這一變化僅通過報價是不可能發現的,因為接著一個小時的股價變化並不大。但如果觀察買賣盤我們就會發現接拋盤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下各五個價位的單子全部都是四位數,也就是說每一個價位都有幾十萬股的買單或者賣單。但由於成交量依然不大,股價也就沒有大的波動了。

下午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巨大的接拋盤依然存在,但出現了巨大的成交單子,股價也隨之上漲。最後以大漲報收。

這是一次明顯的“盤中巨量”案例。

這種現象的出現無疑表明盤中主力正在有所作為,因此就有投機的機會。

注意,這裏所說的投機機會絕對是短線機會,因為我們還沒有了解該股的基本麵。

對於出現“盤中巨量”現象的股票能否進行投機取決於三個方麵:市場環境、股價位置和技術形態。

市場環境是必須的,一路下跌的市場並不是短線投機的場所。

股價位置可以決定我們所承擔的風險。如果股價已經從一個相對的低點上漲很多並且漲幅遠遠超過大盤,那麼我們同樣不予考慮。

技術形態是由線圖形成的,這是主力參與市場的交易結果,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主力的信息。

如果以上三個方麵情況良好,我們應該考慮動手了。

實際上前麵兩個方麵比較容易判斷,但最後一個方麵判斷起來比較難。確實,這裏涉及到一個技術形態的分析問題。有關技術形態的分析幾乎在每一本技術分析書中都有介紹,但靠這些形態分析顯然是很難獲利的。因為經典的形態分析理論過多地依賴圖形,再加上一些成交量的分析,但沒有涉及到盤中主力的運作,更沒有涉及大盤的運行態勢。

其實同樣的股價形態其未來的走勢差異很大。我們可以舉出足夠多的實例來證明一個標準的頭肩底形態完成以後,股價走出背離的下跌浪,也可以舉出無數個標準的雙頂形態完成以後股價走出背離的上升浪。但這一切同樣不能否定形態分析的作用,隻是提示我們:形態分析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7.對放量漲停的分析

經常會有個股走出漲停行情,但股價漲停的過程卻各有不同。上一節我們討論過底部上來無量漲停的現象,還有在相對高位的無量漲停等一些沒有量的漲停。也有一些是伴有很大成交量的漲停,本節就是要討論放量漲停的現象。

所謂放量漲停,就是在股價漲停的過程中出現了巨量換手。

成交量是由買賣雙方的交易結果產生的,因此分析要從兩個方麵結合起來,不能單單從拋盤大還是買盤大來考慮。

股價漲停了,表明市場上出現了獲利籌碼,所以起碼會有相當一部分獲利籌碼兌現,因此僅以市場本身而言,在排除了大盤超級強勢和個股基本麵的變化以外,股價是不可能漲停的,因為我們找不到理由來解釋追高買單的行為。所以漲停的股票一定有或大或小的主力在背後進行運作,我們的任務就是分析主力的情況以便於我們采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單就放量漲停來說也有多種形態,這裏隻是討論其中的一種,即一路放量上衝漲停價。

開盤後一路挾巨量上衝至漲停價,然後或者在數分鍾後有一次短暫的打開或者幹脆一直將漲停的價位封到收盤,其中整個的上衝的過程在半小時以內,這種形態是比較常見的漲停形態。

如果股價剛剛從底部起來就出現這種走勢,毫無疑問是盤中的老主力。

當然,股價一路上衝肯定會出現獲利了結盤,畢竟剛剛離開底部,至少底部的籌碼是獲利的。主力的意思也是告訴市場,成交量很大,因為底部的獲利盤正在出來,但買盤更多,進來的買盤不但將獲利盤悉數消化掉還惟恐買不到而一路抬高買價,形成目前這種放巨量上衝的態勢。但同時問題也產生了,無論怎麼算,底部的獲利盤都不會有這麼多,而且現在有那麼多的追高買單也令人懷疑。

也許基本麵上會有好消息,而公開市場上還不知道。某些神秘資金卻已經提前知道,但這部分資金絕對不會有那麼多,而且也不會那麼集中地出現。

顯然,短時間內過大的成交量起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反而露出了主力的一些底牌。

市場對主力並不反感,相反還是比較歡迎的,因為主力的存在畢竟起到了活躍股價的作用,但接受的程度還取決於主力的底牌。

現在股價挾巨量上衝,量能明顯超過市場自身的規模,顯示主力在運作的過程中還有對倒的動作。主力對倒的用意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吸引市場的注意,通俗地說就是讓市場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