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這些公司要麼偏重搜索獨立的B2C平台的商品,要麼偏重搜索淘寶內的產品。拿搜索技術實力相對較強的一淘來說,作為阿裏旗下產品,一淘的搜索跟淘寶的站內搜索存在部分重複,並且搜索結果和推薦偏向淘寶、天貓的商品。由此,才出現京東、一淘圍繞屏蔽比價、數據公平等問題掐架的事件。
其實,類似一淘的網站在美國早就出現。1998年,尹汝傑在美國矽穀第一次創業做購物搜索引擎mySimon時,亞馬遜花費1.8億美元收購了購物搜索引擎公司。消費者不信任後者,尹汝傑的卻最受歡迎,因為mySimon能夠提供更加獨立、客觀、全麵的搜索與比價結果。
“幫5買”的搜索結果排序是依據電商知名度、電商口碑、用戶評論、銷量等幾個核心要素而定。“一淘因為與淘寶和天貓有非常緊密的聯係,所以天生就注定有缺陷。我相信中國消費者需要更加獨立、公正、尊重用戶體驗的購物搜索引擎。”
超越“一淘”?
尹汝傑承認,目前“幫5買”在用戶量、搜索精準度等方麵略遜色於“一淘”,但即將上線的新版本在商品屬性分類上更加豐富,在自動查詢糾錯、降噪、排序等方麵都有很大突破。屆時,用戶體驗將有不少提升。
在尹汝傑看來,目前中國真正的購物搜索引擎隻有“一淘”和“幫5買”。盡管百度購物、360購物等公司的技術實力強大,但依然不夠完善,甚至360購物都在用一淘提供的購物搜索引擎。
與此同時,一些知名電商的站內搜索效果也是差強人意,比如,產品已經上架,卻有可能搜不到。“與普通的搜索引擎相比,購物搜索引擎是一項非常不同並且更加複雜的技術。”尹汝傑認為,站內搜索的優劣,直接決定著轉化率和商品銷售。“一淘用了3年時間開發購物搜索引擎,而‘幫5買’在中國花了6年。”
多年從事購物搜索引擎的尹汝傑認為,理想的購物搜索引擎必須具備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擁有全麵的商品數據以及足夠多的流量或用戶。為了豐富商品數量,“幫5買”一方麵跟京東、當當、亞馬遜、1號店等電商平台合作,另一方麵每天會抓取數百萬的產品數據以及用戶的行為數據。“我們所有的用戶數據是匿名的。這些數據絕對不會泄露個人信息。我們忙於檢索與購物有關的數據,沒有時間和能力去研究別人的隱私。”至於上遊流量來自哪裏,這是尹汝傑現階段不願透露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幫5買”日均UV近300萬人次,日均PV近5000萬人次,收錄的商品數據超過3億條,包含商品信息、用戶評論、購物相關文章等。這些數據來自6000多家B2C網站,覆蓋商品、團購、旅遊等垂直產品,還與搜狐網、開心網、京東商城等國內知名網站達成戰略合作。
在未來,“幫5買”打算為包括騰訊、360、搜狐等在內的合作夥伴提供購物搜索引擎技術支持。它還準備涉及國外商品的搜索,比如上線“韓國館”,把韓國在美容、購物等方麵的資源接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