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輕薄一命,襠下憂鬱(1 / 3)

宋知命,年方二十出頭,劍眉倒豎,一對丹鳳眼倒是迷人,年幼十歲時便被家人賣入揚州小有名氣的芳華琉璃館,做了那龜奴。

隻是這宋知命的手腳卻不向他那性命一般靈氣,笨手笨腳的做了整整十個年頭端茶倒水的粗活,誰能想到日進萬兩真金白銀的芳華琉璃館,竟會有這麼一位月錢不過幾吊的窮酸小廝。

這還琉璃館的老鴇子是看在當年某位前輩的麵子上,才對這位已是長大成人生得秀氣的少年有了幾分好意,隻是當年那位高人聲稱三年後為宋知命贖身,將其收為弟子,可老鴇子與宋知命一等,便是三年複三年,三年有三年,足足等了十年也為等到那位高人來芳華琉璃館,收宋知命為徒。

就連一直盼著宋知命飛有天飛黃騰達,能順帶著自己步步高升,去揚州第一城做那隻談詩詞曲樂,不談情色合歡絕代花魁的蕭婉兒也徹底斷了這條念想。

十年啊,年輕女子又有幾個十年,不願去想自己被歲月侵蝕多久的蕭姑娘便把這無名怒意傾瀉在宋誌明身上,前些年還好,蕭婉兒對宋知命親近有加,隻是三年又三年讓這位“神仙都欲死的姐姐”終於徹底放棄,也是在那時,宋知命的好日子到頭了。

如今宋知命還能混上點點酒肉,還是仰仗著那副能說會道的蜜罐小嘴,又不偷懶,這才得以有安身之地,沒有像那些手腳不伶俐,又不會溜須拍馬的龜奴那般,被人掃地出門,落得饑寒交迫的下場。

不過傻人有傻福,笨人倒是也有笨命,芳華琉璃館那些唇紅齒白的伶俐小相公,在過了稚嫩時期便大都被轉手賣到四國或是大秦,去做那宮中被淨了身的小太監,雖然以後吃喝不愁,可少了那也不怎麼去用的小夥伴,怎麼也不是個滋味。

宋知命這人手腳不利索,端個茶倒個水都有打翻的可能,自然不會被賣到宮中,若是被送入大內,這老鴇子可睡不安寧,這一來二去宋知命反倒是因禍得福,雖然被人訓斥還有大點的龜奴霸占錢財,但也是混個安穩。

就像和宋知命同一年被賣到芳華琉璃館的魏忠賢,人長得秀氣,嘴甜不說,手腳還麻利,這不就在前年,被老鴇子一樂之下送入四國皇室之中,嘿,倒是聽說魏忠賢僅是一年便混到能吃香的喝辣的不俗地位,可那榮華富貴卻是魏忠賢用胯下的“雛鳥”,換來的,每每想到這裏,宋知命先是對那大魚大肉饞的流口水,可隨後便覺得胯下一涼,實在是襠下憂鬱啊。

隻是今年宋知命卻再也沒有聽到芳華琉璃館內有人提起魏忠賢,宋知命除去羨慕魏忠賢外,便是希望魏忠賢別死在皇宮裏頭,宦官可不是管,那命可不值錢。

這年頭雖然不是兵荒馬亂可也不太平,下人的命變更不是命,一個為人做牛做馬的可遠遠不比館中花魁的一襲貂裘,更無法與養尊處優的皇子子弟相提並論,就是人家的寵物,也是比不得。

聽說三個月前,傳聞中有神仙出入的四空城便遭遇血洗,出兵的自然是那四國皇族,好像是說四空城勾結什麼暗影,還是陰影的殺手組織,亂了世道的規矩,宋知命可清楚,屁的規矩,誰有力量誰就是規矩,刀劍底下出政權,這可是宋知命在保守欺負淩辱後得出的結論,就連對麵茶樓內說書的老頭也點頭稱是。

在宋知命心中,那說書老頭便堪比當今傳說中的十賢文豪,怎麼著,這說書老頭可不僅僅是說江湖趣聞,什麼千古一帝秦長歌橫掃六合,什麼天下無敵小劍仙一劍入青天,再有近代的,大秦三皇子傳記等等等等,宋知命自記事起便是聽人說起,也不變個花樣,直到現在宋知命對那江湖舊事都已耳熟能詳。

可宋知命不喜歡江湖,也不向往江湖,江湖是什麼,就是那砍砍殺殺,刀光劍影的想著就頭疼,要是一著不慎被人來上一刀,嘖嘖,那可就是再也不愁吃喝,腦袋瓜子都沒了還想個屁的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