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奶奶手裏的籃子,跟著進了院門。
也許是年紀大了的原因,沈奶奶在外麵一上午確實累了,坐在桌前休息了一會兒,就起身說要給她做地道的武漢熱幹麵給她吃。
她也沒有推辭,雖然不會做,但是打下手還是會的。沈奶奶做的熱幹麵確實很地道,在外幾十年也沒有忘記那個味道。和蒙小西小時候家門口小巷子裏的那個麵攤一個味道,是一種濃濃的家鄉的味道。
吃過麵後,幫著奶奶又在門前擺上了書攤。那些書籍大部分是國內外的名著,還有一部份學生作文和一些有關養生的。
從院子裏拿了一把椅子坐在書攤前,和奶奶一起聊著天。
奶奶這個時候打開了話匣子,聊起了年青的時候,那一時間她的臉上綻放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正是奶奶他們意氣風發的年代,滿懷熱情從千裏之外的江城奔到荒涼的大西北,響應祖國的號召,投入到建設大西北的大環境當中。
那對於那個年代的他們來說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正是在那揮灑著青春的時候,奶奶遇見了她這一生的愛人彭爺爺。
在講起彭爺爺的時候,奶奶兩眼放著光。那時候的彭爺爺,是一幫青年中最為出色的,長的是一表人才,而且學問也高。當屬人中翹楚,在那一幫年青的姑娘當中,彭爺爺偏偏喜歡上了沈奶奶,
那個年代的愛情不像現在這樣隨意奔放,是一種含蓄內斂而且羞澀的。
奶奶說,記得那時候正流行來自蘇聯的一道歌曲《烏拉爾的山楂樹》,文藝彙演的時候,需要一個女生和彭爺爺一起來唱這首歌,當時那是許多姑娘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彭爺爺卻通過別人給她帶了話,希望那個和他一起表演的人是她,那個時候的沈奶奶覺得自己並不是很出眾,性格也靦腆,對於彭爺爺的邀請是受寵若驚。
當然她是無比歡欣地接受了彭爺爺的邀請,那時候,隻要有空彭爺爺就帶著她一起排練,兩顆年青的心越走越近,文藝彙演完,兩個人就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彭爺爺說是山楂樹搓合了他們,所以在結婚的時候,在駐地簡陋的新房門前,種下了一棵山楂樹。
“哪!就是院子裏的那棵樹。”奶奶說著回頭看了看院子裏。
透過開著的院門,那棵山楂樹可以看得出來也有些年代了,枝葉有些發黃,這本應該是山楂樹結果子的季節,那棵樹上卻什麼也沒有。
昨天剛開始進來的時候,蒙小西還想著這是一棵什麼樹,樹葉幾乎都快掉光了,在那樹下落著片片黃葉,沒想到這棵樹卻原來是有那麼美麗的故事,是奶奶和爺爺的愛情之樹。
“後來我們搬到了西寧,住到了這所院子裏,老彭就將那棵樹給移到這裏,還好,這些年一直長得好好的。”奶奶的眼神裏無限神思,像是在給她講他們的故事,又像是在回憶過去。
“這在所院子裏,孩子們在這裏學生活,漸漸長大,最後像天上的雄鷹一樣飛走了。由開始的兩個人,到後來的一大家子,再後來又回到我們兩個人,最後,隻剩下我一人了……”奶奶語句裏透著無限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