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
《唐山大地震》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我是一個感性的人,電影剛開始,當樓被震塌,人們到處躲藏,徐帆飾演的母親李元妮拚命救孩子的時候,我的淚就不可抑製地湧了出來。在災難麵前,人類是那麼的弱小,我被地震的慘烈所震撼,為一個母親不顧自己生命的愛而落淚。
地震過後,是一片廢墟,一片灰暗。幸存的人抱著親人的屍體痛哭流涕,一塊樓板壓住了李元妮的一對龍鳳胎身上,必須用杠杆施救,撬起一頭,就保不住另一頭,這意味著姐弟之間隻能有一個活命,而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多麼殘酷的抉擇。
她最終忍痛選擇了兒子,姐姐方登在廢墟裏聽到了,流下了一滴絕望的淚水。
一場大雨過後,方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卻帶著對母親的仇恨離開32年,讓母親每天都生活在愧疚和自責之中。
李元妮一直都不肯搬家,不嫁人,即使當年的廢墟已經被清理得了無痕跡,震塌的房子也都得以重建,她怕去世的親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她內心深處的這道傷口,實際上一直都沒有愈合。
雖然地震隻有23秒,但李元妮內心的餘震卻久久也不肯散去,它伴隨了她32年,折磨了她32年啊!
直到有一天,方登在汶川大地震的唐山救援隊遇到了她的弟弟方達,聽到他對別人講述當年的情景,他們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活在愧疚中,每天都過得很痛苦,方登開始後悔,便隨他回了唐山。
母女重逢,就讓所有的怨恨都隨風飄散吧!母親,拯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又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表達對另一個孩子的愧疚,她活得多麼累、多麼痛苦!
整個電影,令我幾度落淚,而我最感動最震撼的隻有兩個字,就是母親。
李元妮是個偉大的母親,方登同樣也是。二十剛出頭的她,意外懷孕了,男朋友要她做人流,她不肯,她說,我活過來的時候,四周都是死人,爸爸就在我旁邊,你永遠也不會理解我的。
他永遠也理解不到,失去親人的痛苦,失去孩子的痛苦。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人,才會刻骨銘心。
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的孩子被壓在預製板下,如果移開,整棟樓都有再次坍塌的危險,那位母親滿臉是淚,毅然地說,鋸腿吧,要是她恨我,就恨一輩子吧。她聲嘶力竭地喊著,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每一聲都刺到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聲聲震撼人的心靈。
那是母親的呐喊,是一個母親絕望的呐喊!
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給了我們重生的機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回去看看呢?即使他們做得不對,但一定有他們的道理,有他們的苦衷。因為考大學,因為要工作,一去就好多年。有人說,是怕父母擔心,其實,不打個電話不來信更讓父母擔心!他們每天活在憂慮中,為子女的安全與生存擔心。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母親心裏的房子永遠蓋不起來,32年守著廢墟過日子。
震後的心靈,更需要親人的安慰。李元妮常說,沒了,才知道啥叫沒了。就趁親人在的時候,好好珍惜吧,放下一切仇恨,努力地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