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價差策略

兩個期貨合約的有效期不同時,會形成價格差異,這被稱為跨期價差。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理論價差的產生完全是由於兩個剩餘合約有效期的融資成本不同產生的。當淨融資成本大於零時,期貨合約的剩餘有效期越長,基差值就越大,即期貨價格比股指現貨值高得越多。如果股指上升,兩份合約的基差值就會以同樣的比例增大,即價差的絕對值會變大。因此市場上存在通過賣出價差套利的機會,即賣出剩餘合約有效期短的期貨合約,買入剩餘有效期長的期貨合約。如果價格下跌,相反的推理成立。如果來自現金頭寸的收入高於融資成本,期貨價格將會低於股票指數值(正基差值)。如果指數上升,正基差值將會變大,那麼采取相反的頭寸策略將會獲利。

謀略二: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策略

在股指期貨市場,當期貨與股票結合起來的時候,投資者就可以將其在股票市場上預測到的風險轉到期貨市場。因為他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的買賣來消除股票市場上風險的影響。

重要概念: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是通過在期貨市場上建立一定數量的與現貨交易方向相反的股指期貨頭寸,以抵消現在或將來所持有的股票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

這點在現貨市場是做不到的。而在股指期貨上市後,產生了相對現貨的期貨產品,有了套期保值的基礎,於是套期保值便成為可能。一般套期保值主要有下麵兩種形式:

1.空頭套期保值

它是指股民為避免股價下跌而賣出股指期貨來對衝風險。特別是股票價格從高位下跌時,大多數投資者還不願放棄,希望能繼續觀察,以確定這次回落是熊市的開始或隻是一次短暫回調。而此時就可以通過賣空股指期貨部分或全部以鎖定贏利,待情況明朗後再選擇是否賣出股票。

2.多頭套期保值

指準備購買股票的投資者,為避免股價上升而買入股指期貨,操作與空頭套期保值的方向相反。通過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的同時操作,既回避了部分市場風險,也可以鎖定投資者已獲得的贏利。

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套期保值還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品種相同或相近原則

品種相同或相近的期貨,能夠保證兩種互逆的交易可以順利進行,價值也可以基本相同。否則,很可能在套期的過程中會出現差價,反而不能實現保值。

2.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套期保值重要的在於保值,所以,一旦風險出現,第一想到的就是能保住本金。如果兩個期貨交易的月份不同,那麼不同時間段有不同的市場形式,不同的價格,也起不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3.方向相反原則

風險,是套期保值所要規避的主要對象,所以兩份期貨合約的方向應當相反,以一份的贏利抵消另一份的風險。

4.數量相當原則

這個原則同第二個基本相同,一是要實現保值,二是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損失。

生活中,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操作方法,不宜貿然采用。普通投資者應當在仔細學習它的相關內容後,再開始運用,並且應牢記“從小到大”的原則,在技術慢慢成熟後,再逐步擴大操作量。

謀略三:期貨投資反向操作策略

投資者參與期貨投資,為了完成進場——加碼操作——出場——進場的循環操作,必須采取反向操作策略,即反做空。但是因為風險的不同,我們盡量不要以期貨部位做空,有一種較安全,但成本稍高的方法,就是以選擇權的方式操作——買進賣權。

有經驗的投資者在操作時發現:在商品的高檔時,因為行情震蕩激烈,期貨投資進場點的決定和風險控製會變得較困難。但若以選擇權來操作,可以使風險固定,再用資金管理的方式來決定進場點,就可以建立倉位。

在經過一段觀察後,你可以用當時標的期貨總值的10%為權利金。(所謂權利金,是指購買或售出期權合約的價格。)可以把權利金劃分成兩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在價格跌破前波低點,多頭倉全部離場時,進場買進賣權;用另一部分在價格第一次反彈時進場買賣,方法同前述。

按照這些步驟操作完畢後,投資者在選擇權快到期或是下跌幅度減小時就可以準備平倉,因為這時的賣權常是深入價內,大多沒有交易量,使其選擇權市場平倉,因此必須要求履約,成為期貨部位平倉。

反向操作的方法相對有些複雜,如果之前沒有進行專業的學習,可能無法靈活掌握它。但是如果操作得當,在履約價選擇良好的情況下,它的獲利是不可小視的,有時甚至能達到數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