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利潤少,存下錢再說

傳統的觀念裏,投資理財是需要有很多錢的,沒有閑錢就談不上投資理財,所以大部分女性會以“我也很想投資理財,但是我沒錢”來當做自我安慰的推托之詞。難道投資理財真的要花很多錢嗎?當然,如果你是指將投資理財一起運作的話,那的確需要一大筆錢,但若是指投資之前的理財就不一樣了,因為理財是一階段、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比如學會存錢就是一門很好的“基本功”。

有道是:“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可算是至理名言。下文中的小欣說她就是缺少算計,這是對錢不對人的,對人算計那是小人,對錢不算計那就是窮人了。

小欣當初剛剛開始工作時,每月隻有200塊錢的實習工資,夠可憐的,可勉強還夠生活支出,而現在跳槽到這家公司,月薪到了4000元,一月下來,竟然還是一個子兒沒剩。

這是為什麼呢?小欣苦思冥想,並決定建立“花錢檔案”,將她每日每項支出都登記造冊。然後,小欣就開始分析症結所在,看看自己的錢到底流向了何處。

結果,問題非常明顯:她每周從北京跑一趟東北看男朋友,特快列車一個來回,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件衣服就花了500多,還是打了五折的;還有與同事泡吧花了400多;還有買電腦、買MP3……

小欣終於明白了,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掙錢的多少,而是欲望決定一切。掙錢少時欲望自然就小,手裏攥的錢一多,消費欲馬上就膨脹了。所以,第一要點是扼住欲望的咽喉,而且,事宜早做,必須馬上實行。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想改掉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小欣賬上的虧空還是持續了幾個月,直到她得了一場大病,讓她痛徹心扉地體驗到了沒有應急之需帶來的嚴重後果。俗話說:“閑裏置下忙裏用。”古話還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原來都是金玉良言。現如今,小欣已養成了算計 (當然還是對錢不對人)的習慣,她說,看著賬戶裏的MONEY月月增加,那感覺,真好!

對很多人來說,花錢是種愉悅的享受,存錢反倒是種痛苦的懲罰。可是不存錢,即使家財萬貫也經不起花的,都說“花錢容易,掙錢難”,為了自己的夢想和未來,你每個月領完薪水以後,還是有計劃地儲蓄一部分吧!

儲蓄宜早不宜遲,越早儲蓄,你也就會越早得到積累的財產,越早擁有積蓄展開投資的經費。不要再相信那句“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名言了,僥幸的態度帶給你的隻是得過且過的平庸生活。女性朋友們,請馬上開始儲蓄吧!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越是年輕的人,越能存下更多的資本!理財初期,你的錢肯定很少,必須要克製自己,先存錢,才能理錢。盡管這一過程可能比較枯燥甚者有點漫長、艱辛,但是隻要你能養成儲蓄的習慣,一切都是值得的。

怎樣才能養成儲蓄的習慣?

1.積攢零錢

很多人從孩提時代開始,就有很多零花錢,卻很少有人想到要儲蓄。成年之後,仍然缺乏積攢零錢的意識,發現自己沒錢可存了。所以,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平時把錢存起來。你可以給自己買一個小儲蓄罐,一有零錢,就立刻喂到它的肚子裏,用不了幾個月,它可能就被塞得滿滿的了。

2.銀行儲蓄

不管你采取哪種儲蓄方式,你一定要鼓勵自己在幹其他事情之前,先將一部分錢付給自己,即把錢存到銀行裏。有人建議可以強迫儲蓄,就是一拿到薪水就先抽出25%存起來,長期下來,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當然,方式可以不加限定,但你務必要在規定的日子裏把錢存到銀行,以形成儲蓄的習慣。

3.為儲蓄設定目標

也就是如果你要存錢做什麼事情,建議你寫到紙上,並表明希望實現的日期,然後把它放到易看到的地方,使自己能時時看到目標,以起到提醒的作用。

4.不時回顧

不時地看到自己銀行儲蓄在一點點增加,體會數字逐漸變多的喜悅,時間長了,你便會感受到金錢得來不易。這些錢都是自己辛苦掙來的,一定要珍惜,不能隨意地揮霍。

活學活用,提高儲蓄收益的小門道

養成了每月儲蓄的好習慣,是不是每月按時把錢往存折上一存就大功告成了呢?不是的,利用銀行儲蓄同樣有許多小門道,掌握了這些小門道,同樣可以讓你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