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注築底的個股
散戶買股票,都希望自己能買到股價處於底部的個股,但是每次都買到處於底部的個股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底部的形態變化萬千,有時底部形態是雙重底,有時底部形態是三重底,而有時底部形態是複合頭肩底等。形式多樣的底部形態,往往讓散戶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底部,而且個股的底部在構築過程中是無法用一個很有效的技術來確認的。在實際的操作中,隻有等到股價漲起來一波行情之後,才知道哪裏是股價的真正底部。
雖然散戶很難準確地預測或判斷股價的底部區域,但是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如果能夠挑選一些跌無可跌的個股,也就是說“鐵底築成”的個股,在莊家拉升之前提前買進,並且堅持持股待漲,不賺錢就不出局,那麼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上來講,這就是一種非常穩健和可靠的投資方法。跌無可跌的個股雖然不會馬上就上漲,但股價繼續下跌的空間已被封閉,其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是遲早的問題。
跌無可跌的個股,至少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該股已經經曆了一輪完整的下跌行情,股價已跌至曆史低位區域;二是股價在低位區域經曆了一段長期的反複橫盤整理,也就是說這樣的個股經過長時間的磨煉,隨著增量資金的進入,底部就會逐漸形成。這類個股容易受到莊家的青睞,或者是莊家早就潛伏在裏麵,因此這類個股散戶也要密切關注,隨時觀察其後期的走勢動態。
散戶在跟莊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滿足以上條件的個股時,就應該做到先入為主。在這一點上,散戶要有“坐穿鐵底”的精神。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選擇了一隻隻有上漲空間而沒有下跌空間的個股時,那麼散戶的成本無非就是時間了。
麵對已築成“鐵底”的這類股票,散戶在跟莊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兩個誤區:
①股價既然還沒有啟動,那麼就等到它啟動之後再買入也不遲的想法。在通常情況下,莊家往往不會給你一買進就賺錢的機會,就像ST類個股一樣,都是要麼就不怎麼漲,要漲就大漲,有的甚至是開盤即封漲停,並且是連續出現漲停。
②認為基本麵差的股票不值得買,ST股就更應避而遠之。其實,炒股最緊要的是賺錢,不管是什麼股,隻要是能賺錢的股票就是好股。反正選股票不像選妻子,沒必要強迫自己跟“她”過一輩子。看似極具投資價值的高成長股,若股價高高在上,買進這樣的個股去操作的話,持股者其實就好像抱著一顆地雷,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基本麵一無是處的垃圾股(前提是短期內無停牌的風險),如果股價運行在“鐵底”處,往往是投資的安全區。類似這樣的個股在市場上有很多,關鍵是散戶能不能發現。
散戶在跟莊的過程中,對一些跌無可跌的ST個股應該高度重視。這些個股很容易受到短線莊家的青睞,一旦有莊家入駐,股價在短期內就會出現暴漲的行情。比如,2014年5月的*ST南鋼(600282)就是在每股跌至1.46元的情況下出現了上漲的行情。
(四)關注散兵坑
散戶在跟莊的過程中,會遇到有些個股突然從低位拔地而起,股價快速地走出底部區域,使人措手不及。那麼這些突然衝出的個股到底藏在哪裏,在發動攻擊之前又有什麼蹤跡呢?
散戶如果能夠仔細觀察盤麵的“一舉一動”的話,就不難發現這些冒頭個股。在大勢不好的時候,或者是莊家短期內無意發動行情時,這類股票的日K線走勢圖就會呈現出縮量整理的形態,成交量也很稀少,一般會低於5日、10日的成交均量線。從日K線走勢圖上可以看到,這時的成交量就好像一個個的“坑”,這些“坑”通常就是莊家的藏身之地,莊家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潛伏在“坑”裏等待時機。
從技術形態的角度來看,冒頭個股的“坑”有以下特征:
①股價的運行是處於調整階段或者股價經過一波小幅度的上漲之後的橫盤階段。從各個技術上分析,短期內股價沒有上攻的跡象。
②在此期間,成交量呈現出持續萎縮的現象,5日均量線向下穿越10日均量線形成死叉,並且成交量一般是低於中短期均量線。
③股價在整理末期時,成交量會溫和放大,並且5日均量線逐漸向上穿越10日均量線。從整個走勢上看,成交量呈現出兩邊高、中間低的形態,這些日子的成交量柱狀圖上麵橫著均量線,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的“散兵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