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知己知彼——散戶識莊才能跟莊(3)(1 / 3)

莊家在建倉後,要等待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協調時才開始拉升股價。拉抬資金的變化性極大。股價上升時間一般大大少於築底與盤頭的時間。有人統計,上升時間隻為盤頭時間的1/8,故拉抬資金使用時間是短暫的,有時為幾天或十幾天。這種資金可以是莊家的自有資金,也可以是莊家的拆借資金。如果是拆借資金,當拉抬任務完成後,莊家應還本付息歸還借貸對方。這筆資金相對於建倉資金來說,數額較少,但作用重大。

預備資金就像部隊中的預備軍一樣,在戰鬥最後的關鍵時刻能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預備資金是莊家必須準備的,它是為在坐莊過程中突發危機來臨時準備的資金。資金量一般較少,沒有特殊情況發生,莊家絕對不敢動用。這筆資金在莊家的整個坐莊過程中可能被用上,也可能用不上,但卻必不可少。缺少預備資金,坐莊是一種危險行為,如果沒有這筆資金,在整個坐莊過程中莊家在心理上、操作上會受到影響。

資金的使用量,不同的莊家是不同的。在坐莊過程中,如果操盤手水平高,操盤技巧老道,就能充分利用大勢、熱點、市場人氣、技術分析等多種方法,把股價輕巧推高,則使用資金相對少些。

2.籌碼分布

散戶要想知道莊家控盤籌碼的多少,首先要清楚流通籌碼的分布情況。假如流通盤的總籌碼為1,一隻股票流通盤總數的20%是永遠鎖定不動的,不管其股價行情的大漲、大跌還是橫盤整理,這部分籌碼堅決不會跑出來,屬於固定不變的,一般可稱之為“死亡籌碼”。流通盤中剩下的80%是流通籌碼,這部分籌碼中,最活躍的浮籌隻占總流通盤的30%,這部分籌碼隨行就市,不停地在市場中運動著,一般可稱之為“活籌碼”。這是莊家主要收集的對象,也是莊家最容易收集的籌碼。如果莊家能收集到這30%最活躍的籌碼,加上固定籌碼(死亡籌碼)的20%,則莊家能控製市場中籌碼總量的50%,基本上可達到坐莊所需的籌碼標準。剩下來的50%籌碼的活躍程度是介於死亡籌碼與活籌碼之間,一般稱之為“不死不活的籌碼”。在這些不死不活的50%流通籌碼中,有20%的籌碼相對穩定,隻在股價大漲的情況下才賣出,這是市場中真正能獲利的籌碼;有15%的籌碼,隻有在股價長時間上漲時才賣出;剩餘15%的籌碼,隻在股價圖形走壞的情況下才賣出。

也就是說,莊家通常隻要能吸納、控製流通盤總籌碼的30%,便可以做盤;如果能提高到50%,則屬於莊家高度控盤,其可以隨意在市場上做各種操作,完全控製和操縱股價走勢。散戶掌握了流通盤籌碼分布情況,便能認清、了解、分析、掌握莊家在建倉、拉升、出貨過程中所持籌碼的比例和方法,同時可以采取有效對策。

3.賬戶管理

莊家坐莊分倉不但能逃避法律上的持股比例限製,而且有利於其操作的方便性。一般分倉的做法是一個主賬戶下掛若幹個分賬戶,資金共享,根據流通盤大小而確定開設賬戶數目。莊家坐莊使用100~300個賬戶是較普遍的。隨著管理的加強,莊家的行為變得越來越隱蔽,大多數莊家傾向於使用更多的賬戶,比如5000萬流通盤的股票可以采用上百個以上的賬戶坐莊。

二、散戶與莊家各自的優劣勢

散戶與莊家的矛盾是當前股市最主要的矛盾,股市的運行規律正體現了莊家與散戶的運作特征。這就要求散戶必須大膽地麵對現實,在市場中找到莊家,了解莊家的優勢和劣勢,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適當的時機去攻擊莊家的劣勢。

(一)散戶與莊家的區別

散戶指那些投入股市資金量較小的個人,莊家則指能影響某一隻股票行情的機構大戶。莊家除了具有資金和信息方麵的優勢之外,其思維方式和操作方式與散戶也有極大的不同。散戶與莊家具體的不同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通常莊家用幾個億、十幾個億做一隻股票;散戶用十萬、幾十萬做幾隻或十幾隻股票。

②莊家不僅有資金、信息等眾多優勢,對技術理論也有非常好的掌握,比如道瓊斯理論、趨勢理論、江恩法則等早已爛熟於胸;散戶一般連K線理論都沒能很好地掌握,就開始宣揚技術無用論。

③莊家在炒作一隻股票前,對該股的基本麵、技術麵會做長時間地詳細調查、分析,製訂周密的計劃後才敢行動;散戶則看著電腦屏幕,幾分鍾即確定買賣。

④莊家做一隻股票要用上1年甚至幾年,散戶做一隻股票隻用幾周甚至幾天。

⑤莊家1年做一兩隻股票就大功告成;散戶1年做幾十隻股,甚至上百隻股還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