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突變(2 / 2)

官場人人都知道人走茶涼的道理,周皓潔離開了縣委組織部,新來的部長暫時還沒上任,組織部暫時成了二把手副部長朱部長的天下,即便是周部長臨走前對他有所交代,朱部長還會堅決執行周部長的指示,讓自己一個月內回到縣委組織部嗎?

王全亮哪裏還有心情在外麵休閑娛樂,趕緊馬不停蹄趕回普水縣,周一上午上班時間,主動敲門進了朱部長的辦公室。有些事情一旦發生,除了直接麵對沒有別的解決辦法,現在的王全亮隻能心存僥幸,希望朱副部長還能把周部長之前的指示當回事。

朱部長的辦公室裏貌似這兩天增添了不少花花草草,看著這些原本都是擺在周部長辦公室的花草現在全都出現在朱部長的辦公室裏,王全亮不用腦袋想也知道肯定是辦公室小陳私下搞的小動作,在小陳的心裏,朱部長原本就是他心目中縣委組織部的唯一領導,眼下的局麵肯定是小陳心裏最想看到的。

朱部長見王全亮推門進來,一進門就衝自己滿臉討好笑容,心裏暗自“哼”了一聲,心說,你王全亮以前仗著周部長信任,什麼時候把我這個副部長放在眼裏?現在周部長一走,立馬跑到我辦公室來無事獻殷勤,無非是指望能早點回到組織部上班?簡直是異想天開!

直到周部長臨走的時候跟朱部長交代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的時候,朱部長才明白,原來王全亮這小子下鄉掛職不過是請周部長配合他耍了一把花槍罷了。這小子實在是太陰險了!下鄉掛職的事情居然瞞天過海把組織部上上下下的人都瞞過去了,若不是正好周部長突然發生了職位變動,豈不是要等到這小子重新回到組織部上班的時候,大家才能真正了解此事其中貓膩?

一個小小的組織部辦公室的辦事員,不過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在官場曆練不到三年的時間,居然有如此深的城府?這讓朱部長心裏隱約感覺絲絲寒意,有這樣的一個下屬對於領導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雙刃劍。若是下屬對領導忠心倒也還行,必定能利用自己的聰明腦袋為領導的政績添磚加瓦,可萬一下屬跟領導不是一條心,豈不是領導被他耍的團團轉?

朱部長心裏清楚,雖然自己沒跟王全亮撕破臉,彼此的心裏卻都心知肚明,大家原本不是一個戰壕的同盟軍,既然如此,即便是周部長臨走時交代朱部長,一個月內再把王全亮調整過來,朱部長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執行呢?

朱部長也是老官場了,當然不會當著王全亮的麵說出什麼拒不執行領導意見的話來,瞧見王全亮進門衝他詢問什麼時候回組織部上班的問題,朱部長的回答就一句話,這種人事調整的大事,他一個副部長肯定是不能做主,必須等新上任的陳部長到任後再說。

這樣的回答入情入理,即便是口才舌辯蓮花的王全亮也挑不出什麼刺來,隻能又滿臉堆笑從朱部長的辦公室退出來,回鄉下好好呆著等新部長到任再來。

接下來在鄉下的日子對於王全亮來說無異於度日如年。等待的滋味是痛苦的,尤其當人在等一個心裏明知道有可能存在變數的結果時更是一種難言的煎熬。黃鄉長倒是主動關心問王全亮,這個節骨眼上要不要讓他的堂弟黃主任從中穿針引線請朱部長私下吃頓飯,弄點硬貨主動和好一下王全亮和朱部長之間的關係,王全亮稍稍思忖了片刻後,搖頭拒絕了。

官場的站隊是一件特別慎重的大事,一旦選擇了隊伍就再也沒有反悔的機會,否則的話,很可能成為領導眼中最為瞧不上,不敢輕易信任的牆頭草官員,成為同事心目中節操不保的邊緣人物。官員一旦壞了名聲,在普水縣官場這樣的小地方,很難再有出頭之日。

王全亮心裏依舊把希望寄托在老領導周部長身上,盡管他服侍周部長的時間不長,可是組織部裏誰不知道他是周部長的人,萬一要是朱副部長果真背後使手段讓自己回不了組織部,周部長的臉上也沒什麼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