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挑釁(1 / 2)

黃主任有一天趁著小陳不在,意味深長的提醒王全亮一句:“私事最好盡快處理妥當,萬一鬧出點笑話來,到底是人言可畏。”王全亮又何嚐不知道人言可畏的可怕之處?可對於何曉華他已經黔驢技窮了,該說的話都說了,這女人就是陰魂不散,他能有什麼辦法?

為了盡快解決這件麻煩事,他還特意打了個電話給常國棟,向他“虛心請教”當初是怎麼甩掉何曉華的?常國棟不無得意的口吻告訴他,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有了新人後,舊人自然死心。這問題相當於沒問,他常國棟換女人跟換衣服似的,自己卻不行,這節骨眼上,到哪找現成的女朋友擊退何曉華呢?

王全亮遇上了煩心事,小陳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雖然王全亮什麼都沒說,他卻對這件事暗暗上了心。一天傍晚下班後,何曉華正望夫石似的站在縣政府大門口翹首以盼,一個看起來瘦瘦高高的年輕人衝她走過來。何曉華最近經常來找王全亮,跟小陳也算是臉熟,見小陳衝著自己走過來,趕緊衝他禮貌笑了一下。

“又來等王全亮?他今天可能要加班,對了,你怎麼不上樓去等?站在這風多大?”小陳彬彬有禮上前主動問候。

“他不讓我上去。”何曉華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掩不住露出幾分委屈。

“這王全亮太不像話了,哪有這樣對女朋友的?你放心,回頭我說說他,這麼漂亮的女朋友他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小陳一副路見不平的口氣,聽的何曉華心裏卻是一陣緊張。

“別別別!你可千萬別跟說這話,省得他心煩又對我發火?”何曉華趕緊衝著小陳連連擺手,臉上露出幾分焦急來,看得出來,何曉華是真擔心惹惱了王全亮。看著女人一副緊張神情,小陳心裏越發斷定這裏頭肯定另有文章,索性停下腳步跟何曉華細細聊。

“王全亮經常對你發火?”

“也不是經常,他以前在鄉裏的時候對我很好的,後來調動工作到了縣委組織部後,對我就脾氣就大了好多。”何曉華站在縣政府也有些日子了,除了大門口年輕的小保安偶爾衝她笑一下,從來都沒有半個人搭理她,現在小陳能停下腳步跟她說幾句話,就像是祥林嫂隨便遇上個人,一肚子的心思頓時有了傾訴的對象。

在何曉華的描述中,王全亮儼然成了為了名利富貴狠心拋棄糟糠女友的負心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些日子一直在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對付王全亮的小陳聽了何曉華的一番訴苦後,眼裏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陰狠。

機關裏想要背地裏整人大概分為三大方法:一是政治問題,跟誰走的問題,這是基礎,立場不能動搖,如果流傳出某人“政治立場”不堅定的小話,那麼此人的前途基本廢了; 二是經濟問題。誰能沒有經濟問題,即使沒有,隻要細查,肯定會有一些錯誤,人無完人,即清如水的清官,也難免有決策失誤的時候;三是作風問題。此問題比上兩個問題都曆害。欲加之罪,國人傳播此類新聞之能力十分之強,是地球上最善於傳播小道消息的種族。作風可有沒有問題,主要看別人怎麼說。

小陳主動跟何曉華說了半天廢話,心裏就是打的利用第三種辦法對付王全亮的心思,利用作風問題打擊別人在官場還有個通俗說法叫“搞臭法”。

古今中外官場都不乏利用桃色手段整人的事件,克林頓的“拉鏈門”應是當世經典;還有俄羅斯的葉利欽即將離任那年,俄羅斯最高檢察官斯庫拉托夫因為竭力打擊官場腐敗和經濟犯罪,觸動了別列佐夫斯基、丘拜斯等大財佬的利益。某種意義上講,斯庫拉托夫同財佬們的矛盾就等於同葉利欽的矛盾。葉利欽是這個集團的代言人。於是某個深夜,一家電視台播出了一段錄像帶:一個男子和兩個雞在顛鸞倒鳳,翻雲覆雨。電視台並沒有點明這個男子的身份,但俄羅斯民眾卻發現此人就是令他們敬重的總檢察官斯庫拉托夫。這位最高檢察官翻身啊下馬,黯然淡出政壇。

官場利用桃色事件這個古老辦法整人簡單易行,因而沿用至今,屢見不鮮。“搞臭法”不論利用什麼題材,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真題材,一是假題材。真題材亦有兩種情況:一是主人公主動犯事兒,一是主人公誤入陷阱。而無論題材真假,蓄意整人總是不厚道的,甚至是用心險惡的。而編造證據去搞臭別人,其行徑更是無恥透了。可歎的是身在官場隻要讓人使上了“搞臭法”,清白與否就不由人了。

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之類的古訓,全不作用。中國老百姓更相信另外一句俗話:無風不起浪。那麼隻能求助於另外一句古話:流言止於智者。須知老祖宗說話都是有道理的,為什麼把官場又叫做宦海?海者,無風三尺浪也,海嘯算是最凶險的浪,那是因為海底地震,與風全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