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是緬甸北部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聞名於世卻是因為中國遠征軍。
李南龍跟黃權向東逛去。緬國最高領導人此行路線中沒有密支那。但作為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特種部隊官兵,每到一地熟悉各種情況是基本常識。回去後甚至還要地圖上標出變化了的情況。黃權與李南龍信步走去,李南龍看到前麵有一座寺廟,是密支那臥佛寺。李南龍母親信佛,李南龍拉著黃權進了寺。黃權對寺廟不怎麼感興趣,便在寺廟裏轉悠,發現了寺廟裏一座日本人的招魂碑。
作為現代特種部隊軍官,其假想敵一定是外族。所以,也就一定會熟練運用兩種以上外國語。黃權就能熟練運用越南語、日語。招魂碑碑文是用日文和英文來記述的:“……戰爭雖然失敗了,我們將永遠銘記日本軍人為國家所作出的犧牲……”
李南龍走了出來,黃權告訴他碑文上寫的內容。李南龍看碑體是用雨花石組成的。中國南京產雨花石,南京又是日本人屠殺中國平民最多的城市,南京大屠殺世人皆知。小日本為何時要用南京雨花石組成碑體?
黃權與李南龍一時興起,數起了雨花石,碑體雨花石竟然達到3400塊。還是黃權想到了意思。日軍在密支那一戰中被中美聯軍打死3400餘人。這3400塊雨花石,每一塊代表一名戰死在這裏的日本鬼子。
李南龍一看四下無人,抬腳就要向招魂碑踹去。被黃權擋下。兩人怏怏不樂地離開了臥佛寺。黃權小時候聽說他的一位族爺爺是遠征軍的一位排長,從印度回來打的第一仗密支那戰鬥中犧牲的,據說就埋在了密支那。與族爺爺在同一仗中犧牲的戰友有六千多人。黃權便起了看看中國遠征軍墓地的念頭。
密支那華人很多,緬甸華人總人數雖比泰國華人少,如果按人口比例緬甸華人百分比要高得多。在密支那很容易找個華人問路。黃權很快遇到了一位老華僑,向他打聽中國遠征軍墓地。
老華僑見黃權要找中國遠征軍墓地,臉色變得很難過。他對黃權說:中國遠征軍密支那烈士墓地,被緬甸人毀了,早在1960年代就毀了。
李南龍大為奇怪,日本鬼子侵略緬甸,緬甸人卻讓日本人在寺廟樹招魂碑,接受香客香火,而把為緬甸解放犧牲的中國遠征軍墓地給毀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黃權非常博學,路上他告訴李南龍,日本占領緬甸,緬甸人從不認為日本人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緬甸老一輩人認為日本隊軍隊幫助他們趕走了英國殖民者,使緬甸後來終於獲得獨立。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向日本索賠。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討論向日本人索賠時,緬甸最高領導人表示緬甸不參與向日本索賠的任何行動。日本軍隊不是侵略者,他們幫助緬甸人民趕走了萬惡的英國殖民者,他們是緬甸人民的解放者。
日本對緬甸領導人自然是真心感謝,在向其它國家賠償時,順手給了緬甸兩個億美金的戰爭賠償費。
吳大隊看到他們回來。馬上下達了今晚去曼德勒指令。 後續7人也直接去曼德勒。
曼德勒,緬甸第二大城市。那邊難道出現了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