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精打細算步步為營,笑傲通脹美好生活萬年長(5)(2 / 3)

理財專家提示:去銀行“借”款買房,可以促使“月光女”被動省錢,因為銀行的貸款是不能不還的。但值得提醒的是用這種方法脫離“月光女”,一定要有度,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購置適合自己的房產,不要隻顧了脫離“月光女”,而去投資購房,如此隻會讓自己的生活難以為繼,從而適得其反。

節流+開源:優雅夫婦的理財經

曉雪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丈夫供職於本地的一家私營企業,夫妻倆的工資都高於當地平均水平而且也很穩定,因此在夫妻倆結婚後,日子過得非常滋潤。因沒有孩子,老人又不在身邊,他們夫妻倆沒有多大的經濟負擔,所以便漸漸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壞毛病。就夫妻倆每月去超市商場購買衣服和食品的消費每月都在千元以上,這還難免夫妻倆覺得肚子裏沒有“油水”了,每月都會到酒店去飽餐一頓。至於家裏大件商品的消費,夫妻倆的一致意見就是不是高檔豪華的不買,例如上萬元的冰箱、電腦,先後都陸陸續續的搬回了家。此時,夫妻倆可以說在欲望和想法上根本沒有理財這個概念,雖夫妻倆結婚多年卻沒有攢下幾個“銀子”,就夫妻倆的大把花錢,朋友們見了也感到汗顏,但因夫妻倆的工資都較高,盡管夫妻倆大手大腳的花錢,一直也沒有缺過錢花。對於理財,夫妻根本就不把它當回事。這時,夫妻倆唯一感到缺憾的就是日子雖然過得挺滋潤,可一直都是住著一個麵積不大的小房子,自己家的條件很好,卻住一個空間很憋屈的房子心裏很是不甘心。

在房價居高不下甚至上漲的情況下,夫妻倆開始如夢初醒,終於把貸款買大房提上了家庭重要議事日程。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先由曉雪的愛人著手看樓盤,在他看好後,然後讓曉雪過去拿意見,很快夫妻倆就在花園小區選好了一套房子。當他們夫妻購買了新居的喜悅還未退去,夫妻倆便發現以前忽略理財的惡果已經到來——因為除去首期付款後積蓄就全部耗盡了,而房子的裝修費用還得問親戚朋友們去借。緊接著漫長的每月房貸還貸期開始了,而借朋友的錢也需要去還,“它”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得夫妻倆簡直喘不過氣來。她們夫妻倆已失去了過去那種出手闊綽、瀟灑大方的生活方式。現在夫妻倆最為重要的就是必須學理財,當“理財精”,隻有如此夫妻倆才能渡過難關,繼續過瀟灑日子。怎樣才能變成“理財精”呢?夫妻倆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為開源,另一條腿為節流,你還別說通過這兩條腿走路,夫妻倆的生活在幾個月後便大為改觀。

在節流上,夫妻倆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開支,比如以前的每月經常到酒店飽餐取消了,但在吃上也不能虧待自己,於是,夫妻倆取而代之的是買回一本美食、菜譜參考書,夫妻倆照著上麵的來做,不曾想這樣一來,不僅改善了夫妻倆的夥食,節省了不少去酒店消費的花費,而且還把夫妻倆也培養成了烹飪高手,就連每月來她家“蹭飯”的幾個朋友,都直誇夫妻倆的廚藝快比得上高級酒店的頂級廚師了,而在購物上夫妻倆買得衣服也明顯地減少,並且平時到超市大量購物的欲望已經逐漸消失,逛超市購物的次數也明顯少了,同時她們夫妻倆還學會了日用品到批發市場批發和買實惠要趁超市搞促銷、特價商品時價格相對便宜時再買,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堅持,夫妻倆真正感受到了節儉對家庭理財的重要性,經過與以往比較,每月通過節流措施,夫妻倆每月節省的錢都在4位數以上,夫妻倆由衷地感到今是而昨非,如果在當初買房之前,也能夠如此的節儉、精打細算,現如今保守地說夫妻倆所存的錢應該也在6位數上了,一旦買房後,在經濟上夫妻倆也不至於一下子便會如此捉襟見肘。

“節流”對於家庭理財避免浪費固然是重要的,但僅僅在“節流”上做文章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畢竟夫妻倆的收入是有限的,再“節流”也就是夫妻倆的全部工資,再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她們夫妻倆認識到隻有“開源”,大力開拓“新財路”才是解除“經濟危機”的最佳途徑。壓力讓夫妻倆懂得了開動腦筋,在意識上認識到之前理財具有惰性、並對理財管理放任自流,終究到頭來自己的理財成效是一塌糊塗。

在“開源”上,夫妻倆首先是發揮了各自的特長,使“創收”邁出可喜的第一步。曉雪在上初中時就愛舞文弄墨,也曾經在報紙上發表過不少的文章,結婚後,自己懶散了,也就再沒有寫過;而愛人在大學時就是學校的吹奏好手,自從參加工作後,企業不需要這方麵的人才,所以,多少年也便沒有再吹奏過,夫妻倆正好利用自己的這些特長拓展財源。於是,曉雪又拾起了筆,利用每天晚上下班後和周末的業餘時間寫文章,給報社雜誌社投稿,賺稿酬,而愛人則參加了市裏麵組成的一個民間吹奏樂團,利用空閑的時間,去一些高檔飯店進行吹奏演出,或給市裏新人結婚時助興吹奏表演,獲取吹奏表演費。在此基礎上,他們夫妻倆還學會了利用手中的現有資源,挖掘商機,以增加收入。在他們夫妻倆搬進新居後,原來住的小房子空了出來,他們夫妻便又委托中介所把自己的小房子租了出去,租金穩定,每月也會增加幾百元的收入,這對於他們家燃眉之急的貸款歸還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經過多管齊下的理財,他們夫妻倆很快便渡過了家庭經濟危機,扭轉了生活困難的局麵,夫妻倆賺的錢除了每月按時歸還貸款外,也開始略有了節餘。這下夫妻倆再不用因為缺錢而犯愁了,覺得日子也過得充實了很多,經濟的主動權重新又被他們夫妻掌握在了手中,通過買房的壓力,現在他們夫妻不僅學會了理財,而且在理財上也成了“理財精”,不再會因出現買房這種“花大錢”的大事時,夫妻倆再束手無策,給自己背上了承重的心理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