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路運輸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性幫助(2 / 2)

2000年以來,隴南地區大力建設“六縱六橫”公路網絡,共投資10億多元,實施交通建設項目246個,先後改建了江武、江天、徐禮和成兩等主骨架公路,建成二級公路249公裏,三級公路700多公裏,四級公路740多公裏,新建、改建鄉村公路6400多公裏,初步形成了“外聯五口,內暢九縣”的全區公路主骨架網絡,基本實現了地縣通柏油路、鄉鄉通公路,改變了當地群眾“行路難、出門難、致富難”的落後麵貌。

交通狀況的改善,人流、物流、信息流速度的加快,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些年來,當地農民從公路建設中共得到了1億多元的工資收入。在國道316線、205線沿途,出現了一大批依托公路快速發展起來的蔬菜基地、經濟林果等主導產業。以公路為依托,小城鎮的功能不斷完善,江洛鎮、泥陽鎮、小川鎮、安化鎮等一批明星鄉鎮應運而生,加快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3.高速公路的建設推動經濟發展

甘肅省的高速公路建設起步較晚,再加上地理環境和經濟實力的限製,在建設高速公路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係列的困難,但是省政府和交通部門積極響應西部大開發的號召,抓住這次曆史性的發展機遇,積極地籌劃項目,最終建成了規模較大的高速公路網。

從1999年開始,充分利用“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加大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先後建設了口至柳溝河、柳溝河至忠和、蘭州至白銀等20多條(段)高速公路。2005年,甘肅省建成高速公路15條(段),裏程達1006.63公裏,成為全國第18個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1000公裏的省份。2007年年底,隨著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甘肅省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總數達21條,總裏程突破2000公裏。

隨著甘肅省公路運輸的建設規模不斷加大,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還帶動了商業、汽車、旅遊、機械、運輸、石化、建材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就直接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為全省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公路運輸建設的規模和速度進一步加快,將給全省的物資流通、人員出行創造便捷的條件,還將使投資環境得到大大改善,將會吸引更多的省外企業前來投資,進而使地方經濟和全省經濟共同發展。

三、總結

公路運輸不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還將帶動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尤其是一些地理環境惡劣的地區,就應該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公路運輸的建設上,隻有這樣,才能為地區經濟向外部開放提供有利的基礎,但是在公路運輸的建設過程中,不能片麵地追求公路建設的規模,而應該優化公路結構,使公路運輸更加有效地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漸,劉小明.我國區域公路運輸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9(05).

[2]高小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探析[J].黑河學刊,2009(05).

[3]徐海成,李健,楊豔.中國公路交通與經濟發展關係的實證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4]劉秉鐮,趙金濤.中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06).

[5]李玲琴.中國交通運輸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性探討[J].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4).

作者簡介:王淑娟(1971-),女,甘肅隴南人,學曆:本科,職稱:公路運輸經濟師,研究方向:公路運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