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要突出和加強職業道德內容,將兩者有機結合。在教學中,一方麵必須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深入推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並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及心理特點調整課程設置,努力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麵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把職業道德教育課堂教學,從單向灌輸式教育轉變為雙向交流,將單一的說教模式轉變為多種形式和方法,為在學生中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學校必須以師德和教風建設為切入點,形成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氛圍,提高廣大教師的主人翁責任感,並以他們認真負責的精神教育學生,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培養學生,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的行為舉止去影響學生。要在校園範圍形成“齊抓共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氛圍,多側麵、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以優良的教風、優質的服務和高效的管理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做出表率。
第三,創建良好的校園文明環境,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為職業道德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充分發揮各種輿論工具在宣傳先進典型、樹立文明標兵、弘揚正氣、鞭撻歪風方麵的作用,以提高學生追求真善美,抵製假惡醜的能力。使學生在文明創建活動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強修養,規範言行,從而推動學校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
第四,職業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實踐化的道德。高等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不斷加大,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實踐、實習環節,精心設計,認真組織,統籌安排,分工合作,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一方麵安排聘請實習、實踐基地的管理人員或行業勞動模範介紹該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和規範;另一方麵,由教師指導學生到實際操作的現場感受和體會職業道德和從業精神的內涵。使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到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企業、事業單位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從實踐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從業態度和職業道德規範教育。
第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推動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形成。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倡導良好學風的養成,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意義重大。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是塑造學生理想人格的陽光、空氣、土壤,對於搞好職業道德教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它不僅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平台,而且直接促進學生職業道德品質的養成和發展。
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了職業道德教育,也就可以做好加強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工作,提高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進而更好的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湖南省教育廳辦公室,編印.湖南省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計劃.教育強省大方略,2008.
[2]邱秋雲.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徑 [J].職業教育研究,2012(6).
[3]齊貴雲.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現狀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