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數據庫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思路探討(2 / 2)

3.課堂實訓環節。要求學生通過對象資源管理器與T-SQL語句兩種方法創建“碟片租賃數據庫”。

4.課堂小結。

要求對“學生成績管理數據庫”典型案例的Student數據庫中增加一個次數據文件。實現上述要求有2種途徑:第一種,重新創建Student;第二種,修改數據庫。本次課演示第一種實現途徑即重新創建。告訴學生第二種實現途徑是下次課的內容之一。通過這個環節,回顧本次課程的學習重點與難點同時對知識做一定提升與總結。

5.課後作業。

要求學生通過對象資源管理器與T-SQL語句兩種方法創建“職工管理數據庫”。

四、麵向職業需求加大與相關課程的橫向聯係

數據庫基礎與應用將為各類應用管理係統或網站的後台數據庫設計開發提供支撐。課程的教學理念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在教學設計中應該考慮到學生所滿足的職業需求是廣泛的而非僅僅局限於一門課程或一項技能。在以往的學生中經常會出現數據庫基礎與應用學得不錯,但是到網站的後台數據庫設計中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的情況。這樣的課程脫節顯然是無法滿足職業需求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與相關課程的橫向聯係,一方麵聯係關聯課程的授課教師,為相關課程間找準結合點,另一方麵課堂上幫助學生將多門課程進行關聯,使他們了解課程間的關係,避免了“兩張皮”或“多張皮”現象。

五、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數據庫基礎與應用》課程的考核

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課程考核強調以職業能力的獲取即實踐評價為主。如前文所述,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幹章節,將典型案例融入了教學章節中,每個章節都有課堂典型案例、實訓仿真任務與課後仿真任務。無論是實訓仿真任務還是課後仿真任務的順利完成都代表著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進步,這些理應記入學生的課程考核。

綜合考慮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教學出發點與課程考核的可操作性,在課程考核中做了以下調整:將課程考核分為3塊:1.平時成績占20%,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平時成績主要是對學生到課情況、課堂是否遲到、早退及開小差等的客觀評價。2.學習過程成績占50%,將實訓仿真任務與課後仿真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該部分成績的評定依據。3.期末成績占30%,期末的考核包括一些必須的理論知識考核和一項較綜合的仿真任務的完成。

改革後的考核方式將課程考核持續了整個學習,使學生有機會進行查漏補缺及狀態調整,避免了“一考定課程”。

六、結語

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數據庫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中從實施、教學設計及課程考核幾個方麵做出了調整。對於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受他們歡迎的。對於教師而言,從典型案例的選取到仿真任務的設計再到每一次任務的評價都需要投入較前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但是,看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態度認真了、掌握的技能增加了、在滿足職業活動的路上又前進了一步,再多的時間與精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