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化。信息成為網絡經濟的一個重要勞動對象,信息服務和網絡產品已經成為網絡經濟中的主要商品,但它們是不具備物質載體的,在生產過程中具有高度的共享性,當生產第一份原始信息產品時,需要投入大量的生產成本,但是以後的生產過程可以通過拷貝來完成,並且產品可以實現無限量拷貝,其拷貝過程投入的勞動和其他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生產的邊際成本為零。
(三)全球性。從互聯網的誕生至今,網絡已經覆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迅速發展使得地球的距離縮小了,同時也使得國際間的交流變得更有效率。網絡經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得到廣泛的應用,更多的體現在國際貿易、跨國生產、跨國金融、跨國交流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網絡經濟的全球性效應還體現在可以促進技術的學習與創新,新興技術能在世界範圍能得到迅速的傳播與推廣,並且能夠打破傳統經濟中的區域界限,為傳統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四)直接性。網絡經濟的出現受到了人們的接受與追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縮短了經濟貿易中的中間交易流程,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交易費用,並且催生了一批專門的服務性企業,使得消費者成為最終受益者,例如通過網絡直銷可以免去與中間商的交易過程,生產廠商可以直接麵對消費者進行個性化生產;企業可以通過服務外包的形式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這樣更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管理效力。
三、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
無論從哪個層麵上來考察網絡經濟,其互聯網的產生都是具有創造性的且獨立於其他個體,但發展卻離不開與其相關的產業的支持。網絡經濟產生的目的是為其他產業提供更快捷、範圍更廣、信息量更大的服務,其高滲透性已經影響到經濟、文化、思想、教育等各個領域,所以,網絡經濟對社會生產方式的影響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但當網絡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之時,一些新鮮實物的產生也對傳統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強有力的衝擊,網絡經濟打破了傳統經濟的區域界限、縮短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相對於傳統企業的高額交易費用等問題,如傳統百貨在經營中就需要麵對高額的刷卡費用、房租水電費用以及顧客群的流失等,網絡經濟具有極大的優勢。當傳統產業麵臨如此嚴峻的挑戰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網絡經濟影響下,傳統產業生產方式的新特點和新態勢,理性認識網絡經濟對傳統產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回歸網絡經濟產生的根本目的,進而找到網絡經濟與傳統產業能夠更好結合的途徑,這將是網絡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烏家培.網絡經濟及其對經濟理論的影響[J].學術研究,2000(01):5-11.
[2]田夫,萬儀.關於網絡經濟的研究綜述[J].教育與研究,2001(02):76-78.
作者簡介:李金鑫(198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內蒙古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