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通運輸促進企業開拓市場。經濟增長標誌著區域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規模的擴大必然帶動銷售鏈的拓展,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夠迅速投入到市場,並帶動企業資金的流動與回收,實現企業生產的良性生產循環。發達的交通運輸能夠間接影響企業的市場開拓,也會加快企業生產流動速度,減少產品的運輸經費,使得企業能夠不斷擴大市場,不斷帶動區域的貿易交流,提高區域的經濟指標。
3.交通運輸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形成。一般來說,一整套完善的交通運輸係統為區域人力、物力、資源、信息、技術的順利流通奠定了基礎。越發達的交通運輸係統越能夠為區域產業增加許多輸出輸入優勢,進而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區域經濟發展圈,實現區域經濟的聚集效應與擴展效應,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形成。
四、對交通運輸規劃的建議
通過以上對交通運輸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的分析以及對交通運輸重要性的思考,現就我國交通運輸規劃提出以下建議:
1.合理製定區域交通運輸戰略。首先要明確區域交通運輸戰略的概念,即針對區域差別製定與之相適應的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在製定交通運輸發展戰略之前,必須要參照宏觀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充分了解區域交通運輸地理環境,才能夠使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區域經濟活動相符合,實現二者的互動發展戰略實施。
2.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規劃。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體化是指促進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從定義到實質內容上的一體化。交通運輸規劃要在能夠反映區域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基礎上進行,同時還需考慮交通運輸結構與區域經濟活動特征的匹配,以及交通運輸規劃布局與區域規劃布局的配置等。
3.采取區域交通運輸合理分工機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是以不同地方政府的分權體製為基礎。因此,若要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區域交通運輸合理分工機製,就需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及交通運輸發展的客觀條件,在保證區域經濟與交通運輸規劃統籌發展的同時,建立完善的區域交通運輸合理分工機製。
4.合理運用區域外部交通運輸資源。地區交通運輸包括不同地區、城市、城鄉的交通運輸。在區域內部交通運輸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時,就需要借助於外部交通運輸,將內外交通運輸資源整合,形成完善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五、總結
本文在引用不同理論的同時循序漸進對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二者的關係作合理分析,以此提高人們對交通運輸於區域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希望交通運輸規劃部門可以在充分考慮區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區域交通網,促進交通運輸以及區域經濟之間的協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大朋.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作用與調控[D].東北師範大學,2010(06).
[2]徐陽,郗恩崇,蘇兵.一體化交通運輸體係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J].理論與改革,2013(03).
[3]譚建新,楊晉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空間分布與區域經濟增長[J].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