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鄉村旅遊引發的思考(2 / 2)

三、旅遊資源的保護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鄉村的生產生活變化巨大,特別在鄉村旅遊逐步興起的強勢推動下,對鄉村資源保護的認識不斷提高。因此,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全方位保護,是當前需要麵對的問題。

(一)政策傾斜、多方籌資。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需要各部門、地區及地方政府的全力合作,更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支撐,其中資金是關鍵。對資金的籌措需要國家政策、地方稅收、企業投資、慈善捐贈等多方聯動。從宏觀角度看,國家對需要重點保護的地區實行政策傾斜和必要的財政支持,這是防止破壞、強化保護的重要方式;同時可通過征收旅遊稅、旅遊保護基金的方式籌集資金,且專款專用;微觀層麵上,以企業投融資、集團合作、慈善捐贈等多渠道進行資金募集,認真處理好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各方所關注的利益分配問題,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從而有利於鄉村旅遊資源質量不斷提升。

(二)綜合保護、重點加強。綜合保護是衡量一地區保護工作水平的重要標誌。一地區旅遊資源的構成是一個整體,包括諸多方麵,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製約,某方麵的資源退化必然會影響到該地區整體質量。因此對鄉村旅遊資源的保護需要有長遠眼光和大局觀念,既要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又要考慮長遠發展;既處理好個體和整體的關係,又要樹立局部和全局的思想。同時,對自然影響和人為破壞較嚴重的地區設立專門機構進行重點保護,如對西遞、宏村典型的徽派建築、侗鄉風雨橋、福建的客家土樓、江南水鄉周莊等的保護,均應設立專門機構,進行重點搶修和專人負責。

(三)法製宣傳、思想教育。鄉村旅遊資源的破壞多是由於對相關法律條例、資產價值認識膚淺所致,因此應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和增強居民的資源保護意識。在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旅遊者法律意識的增強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而要長期堅持。如在報刊雜誌上加大宣傳教育,培養人們資源保護的意識。另外,加強對鄉村旅遊地居民及旅遊者思想意識,通過對旅遊地居民和導遊人員進行係統的資產價值及資產保護的宣傳教育,以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並將逐步轉化為自覺行動,形成資源保護的良好社會風尚。

總之,我國鄉村旅遊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是麵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應采取相應對策,建立一個鄉村旅遊的發展規範與標準,實現我國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鄒統釺.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製與政府規製[J].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11(03).

[2]朱華.鄉村旅遊利益主體研究[J].旅遊學刊,2006(05).

[3]池靜,崔鳳軍.鄉村旅遊地發展[J].旅遊學刊,2006(07).

[4]鄒珊剛等.係統科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王兵.從我國鄉村旅遊的現狀對比看我國鄉村旅遊的未來[J].旅遊學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