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ERP管理係統環境下完善企業內部控製的思考(2 / 2)

最後,從數據輸出的角度上來說,在此環節當中,進行內部控製的最主要目的在於:確保輸出環節中,所生成相關會計資料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為了實現這一發展目標,一方麵需要確保所獲取會計數據的完整與正確,通過審核控製的方式進行監督;另一方麵,還需要構建針對授權輸出環節以及打印環節的控製程序與操作規範。

2.重視組織管理控製

組織管理控製是企業在ERP係統管理環境下,進行內部控製的基礎與前提所在。從理論上來說,組織控製最核心的目標在於:依賴於對工作部門的設置,對工作人員的分工,以及對崗位權責的界定,體現內部控製中,相互製約、相互牽製的工作機製,通過此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控製違法亂紀事件的發生,提高內部會計控製的效果。因此,在企業展開會計分工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基本原則,將業務審核工作崗位與計算機操作工作崗位相分離,將數據處理工作崗位與數據審核工作崗位相分離,將會計信息資料保管工作崗位與計算機操作崗位相分離。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構建相應的內部牽製製度,例如:加強在各個環節處理狀態下數據的審核工作職責,確保ERP係統軟件在維護狀態下能夠通過用戶、內審人員、以及維護工作人員三方的共同測試與簽字,進而投入使用當中。

3.網絡安全控製

在ERP係統運行維護的全過程當中,需要企業對計算機病毒進行可靠的防範,確保網絡安全,防止非法侵入對ERP係統會計信息數據產生的不良影響。在此過程當中,要求企業結合實際情況。製定計算機工作崗位的職責以及操作規程,禁止無關人員接觸ERP管理係統。同時,在崗工作人員需要通過一定的權限授受方式對係統進行操作,避免造成數據信息非法添加或修改方麵的問題。與此同時,涉及到會計信息修改更正等操作,需要事先進行身份認證。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ERP管理係統應用模式下,要求通過設置防火牆的方式,在內部網絡係統與外部網絡係統交互界麵上,構建保護屏障,通過身份認證技術以及授權管理等安全技術的綜合應用,限製外界對內部網絡主機操作係統的非法入侵。

三、結束語

ERP係統作為現代技術條件下一種極富現代性價值的觀念理念與手段,會對企業內部控製工作的開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依據這一實際情況,以ERP管理係統環境為著眼點,針對企業內部控製在開展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與闡述,希望能夠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參考文獻:

[1]陳淩雲,李宇立.企業內部控製評價:基於管理層和審計師的博弈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01):27-33.

[2]孫芳城,楊興龍,田冠軍等.企業內部控製的屬性差異和功能分化[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25(0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