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建設
企業社會責任本質上是一種倫理道德責任,更依賴於企業自身的道德自覺。因此,能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企業自身的決定。企業應該樹立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企業的理念是企業戰略形成的先導,社會責任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企業應當為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創造財富,因此,企業應當樹立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的戰略管理過程中,改變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的舉措,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強調企業的利潤和社會責任、生態環境的保護及其它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一致性,強調企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永續發展。
五、不斷加強人力資源體係的建設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企業若要形成完整的經營體係,實現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完善的人才保障。(1)公開人才選拔路徑。企業應把明確的人才選拔製度對內對外予以公開發布,讓員工明確選拔的條件和自身與其匹配度,並做出自己的職業規劃,並且,企業應將這種路徑進行固定並嚴格按照預先設定的路徑執行人才選拔工作。(2)製定完善的員工培訓體係。不同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行業對員工的整體要求製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規劃,明確每一個階段的培訓重點,使員工的培訓與其整個職業生涯相關聯。同時為了考察培訓的效果,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評價體係,包括組織相應的培訓等級考試、建立員工培訓檔案等。(3)構建促進人才發展的激勵機製。企業內部的激勵機製不僅關係到員工的職場命運同時又密切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好的激勵機製應在追求公平合理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構建良性的競爭氛圍,促進企業的發展。
六、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能否走上健康的發展之路,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價值。我們經常強調企業各項生產要素的齊備對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卻忽視了企業文化建設為生產經營管理的促進作用。企業文化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和必要條件,也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影響下,人性的能量得到正常的發揮釋放,提升個人的技能素質水平也成為企業和個人深層次的需求。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成本的降低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所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組織管理的核心,是企業所有規章製度和目標戰略得以實現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和員工價值實現的重要方式,是企業和員工思想行為的理念追求;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員工不斷進步的精神力量,是和諧企業構建的根本。
綜上所述,麵對國際和國內經濟重大變革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應采取相應對策,正確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在國家以及各級政府的引導幫助下,結合自身的努力,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丁任重,孫根緊.新時期我國民營經濟的轉型與發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12).
[2]李曉.我國民營企業持續發展與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1(05).
[3]於慶東,王曉靈,趙烈.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其提升[J].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