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源自日本、鎖定日本(2 / 2)

徐錫洪在被拘捕前曾是東京大學發動機開發研究所的一名高層領導,在日本的導彈、核、汽車發動機研究上頗有名望。日本情報機構指出,徐錫洪絕對稱得上是日本發動機領域的頂級專家。1998年8月,徐錫洪搭乘朝鮮“萬景峰”號客輪先後數次來往平壤,朝鮮也正是在這一階段完成了“大浦洞”彈道導彈的研製。2006年7月,朝鮮第2次發射“大浦洞”導彈時,徐錫洪又乘“萬景峰”號親往平壤指導。徐錫洪在離開東京大學研究所後,通過設在川崎市的“人力資源派遣大寶實業會社”選拔了一批導彈專家進入科學協會,這些人後來都曾秘密前往平壤,並組成了一個專業導彈及核武器研發小組。

日本情報機構稱,早在1994年,“朝總聯”科學協會就幫助向平壤提供了導彈固體燃料製造中使用的粉碎機、推進器等裝備。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朝總聯”下屬的10個貿易公司參與了向朝鮮出口導彈相關零部件的活動。日本經濟產業省證實,這些公司出口的零部件包括:直流電源穩壓裝置、頻率轉換器、生化武器的保存和重量測算設備、導彈開發中使用的阻抗試驗器、30噸卡車等。其中,電源穩壓裝置可專門用於導彈研發,30噸卡車則用於轉移“勞動”型彈道導彈。

作為半官方駐外機構,“朝總聯”的作用不僅僅是間諜活動和培養朝鮮所需科學家。其特殊地位也有助於在特殊外交場合幫助朝鮮獲取軍事利益。韓國軍事專家庾龍源就表示,朝鮮海軍於1993年9月通過“朝總聯”科學協會從蘇聯進口了12艘“狐步”級和“高爾夫”II級潛艇,但蘇聯向朝鮮出口這些潛艇時雙方協議計劃用作“廢鐵”。因此,正式出口前這些潛艇上搭載的導彈發射係統都被拆卸了,但在“朝總聯”科學協會的巧妙“斡旋”下,事實上潛艇上裝載的相關導彈裝備並沒有被完全拆掉。朝鮮也正是借此獲得了潛射導彈發射係統的部分技術。韓國媒體認為,朝鮮目前已經具備了在22艘R級潛艇上搭載潛射導彈的能力,這種導彈很可能是蘇聯R-27K型導彈的改良型,射程可達2 500至3 500千米。

破解日本反導係統

除彈道導彈外,首爾的《未來韓國》雜誌還稱,2006年1月,“朝總聯”科學協會將包含有日本03式防空導彈的情報提供給了朝鮮,相關文件中詳細介紹了03式中程地對空導彈的部署、運用構想和攔截高度、範圍等數據。該事件令日本防衛省十分震驚,03式防空導彈的信息外界一直知之甚少,該係統是2005年才開始裝備的新銳武器。其導彈射程在25至50千米之間,最大攔截高度為10千米,導彈最大飛行速度達2.5馬赫。

在日本陸上自衛隊,03式防空導彈被定位為與“愛國者”-3、81式近程防空導彈共同組成日本陸基防空反導網的核心裝備。可以推測,朝鮮竊取03式地空導彈相關技術不僅有助於本國防空導彈的研發,更可作為朝鮮研究日本防空反導技術的樣本,從而更具針對性的提高本國彈道導彈對日本的突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