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熊市末期選股策略(1 / 2)

熊市末期是指指數經過了長期、大幅度下跌,但是由於經濟形勢以及財經政策並不明朗或與熊市初期相比,並沒有明顯變化,大盤難以發生趨勢性變化,隻能緩慢地以陰跌的方式調整尋底。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個股都是一潭死水:某些股票或板塊拒絕隨同大盤下跌,而出現獨立上漲行情,率先走出熊市的陰霾。

這個階段主要的選股思路應該是:買入低估值的並開始擺脫熊市困擾的成長股,或者尋找超跌和箱體震蕩的股票,博取短差。

熊市末期選股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七種。

1.低估值、成長股

在熊市末期或者說牛市初期,選股時要關注個股業績是否優良,是否具有成長性等基本麵因素,然後擇機買入。任何試圖買在最低點的投資行為都是一種不理智的貪心表現,結果往往不會盡如人意。

3.選擇具有豐富題材的個股

這類股的股性活躍,稍有回暖跡象,便會率先啟動。具備豐富的題材就容易為大資金所關注,再加上相對較穩定的業績支撐,在上漲行情極易出現較為可觀的漲幅。

4.技術麵有見底信號

綜合運用均線、K線、其他技術指標,對大盤指數和個股進行底部區域的印證和判斷。通過多個指標的重合指示,其準確率比較高。

案例分析:

德賽電池,該股具備新能源概念,從該股的周線可以看到,該股自2008年下跌趨勢運行完畢後,股價見底回升。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後,股價大幅上漲並突破前期的頂部區域,成為2010年度的大牛股之一。

該股提前於大盤指數1個月見到底部低點,圖中A處周K線圖的均線係統和MACD同步發出了做多信號。周K線的技術麵指標相對日K線圖要可靠、準確得多,周K線多個技術指標同時發出買進信號,則意味著個股具備啟動中線以上行情的可能性,投資者在這個位置可擇機積極介入。B處和C處股價回落60周均線都得到了有力支撐,尤其是C處均線係統和MACD都發出了買入的信號提示,同時C處股價突破前期頂部區域,技術麵上在這一點上發出做多的共振現象,給投資者提示了強烈的介入信號。

5.長期下跌後出現急跌的個股

經過長期熊市的下跌,量能變得極度萎縮,顯示多方已幾乎被斬盡殺絕。而多空雙方是既統一,又對立、相互轉化的關係,空方在熊市中越是肆意宣泄、製造急速下跌,也就越意味著空方的消亡已為時不遠,多方的上漲已經指日可待。到了這個階段,也就進入了所謂的底部區域,這時投資者可從容選擇價值低估的個股或者發展潛力較大的股票,並在底部區域潛伏,以等待個股見底後的反轉;看盤技術較好的投資者也可以選好目標股後,等待個股技術麵上發出反轉信號後再行買入。

案例分析:

中煤能源,該股在大幅下跌後,股價出現一波反彈,隨著反彈結束,股價發生了急速跳水的走勢,在這個急速下跌過程中,時有跌停板和向下跳空缺口出現,下跌的場麵極其慘烈。很多持倉被深套的投資者可能很難再承受這樣的局麵,在恐懼心理的驅使下,紛紛止損出局。投資者的割肉賣出,正是主力設局打壓股價的目的,主力正好借機吸納籌碼。圖中A處顯示股價已經不再創新低,同時下跌時成交萎縮,上漲時成交量隨即放大,MACD出現張口向上的跡象,都說明這裏主力正悄然吸納籌碼。B處的情況與A處很類似,股價的低點高於A處。C處可以視為股價對底部低點的回抽確認,隨著股價再度回升,均線係統向上發散,MACD的0軸線上黏合後向上開口,投資者可根據這些技術麵的提示,擇低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