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股票投資是天堂,也是地獄。

股票投資既是一席珍饈百味的盛宴,也是一桌等候買單的殘羹剩飯……

對不同的投資者來說,同樣是進行股票投資,其結果和感受卻迥然不同。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原因就在於投資者之間選擇股票能力的差異性。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種選擇,選擇的對與錯將直接影響到人生軌跡的變遷和生活際遇的不同。股票投資也一樣,投資者正確的選擇將帶來財富的倍增;錯誤的選擇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由此可見,選擇股票能力的強與弱,是衡量投資者整體投資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砝碼。

投資者選擇股票的能力來源於在股票操作的實踐過程中對經驗教訓的總結,以及通過閱讀或其他方式汲取別人的成功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實踐的過程,投資者既可以總結經驗教訓,也可以驗證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和實用性,進而把這些外來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投資心得。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學習、消化和吸收,在不知不覺間投資者選擇股票和整體操作能力都會有相當明顯的提升。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出自清代陳澹然)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說:沒有長遠的謀劃、不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隻顧及短時間內和細節上的得失,則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本書旨在通過較為係統的講解,向投資者闡明選股的基本理論、方法和途徑。立足於宏觀經濟的製高點,先通過宏觀分析、國家經濟政策解讀,繼而進行行業分析,最後是企業個體分析。這種自上而下的分析體係是筆者選股理論的核心。先“謀”國際、國家經濟形勢和政策應對的全局;再“謀”行業以及具體公司的一隅。這種分析和選擇方法的優點就是能夠從大局上看出行情的趨向。例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來臨時,如果投資者仍然沉浸於股市的追漲殺跌中且樂此不疲,那麼在指數從6 000多點崩落至1 600多點的過程中,將承受巨額虧損之痛。而如果能從全局的高度上進行分析: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裏,中國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即所謂“破巢之下,安有完卵”,則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是必然的。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和股票選擇時,也應從全局、整體上,以動態、長遠發展的眼光來謀劃和操作,是為上策。

本書由金鐵編寫,同時蔡大慶、蔣軍軍、王國勝、張麗、劉鬆雲、尼朋、李遠、趙丹丹、陳麗麗、伏銀戀、馬倩倩、張悅、李鳳雲、尼春雨等也參與了本書的編輯與校對工作,在此表示感謝。謹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一點參考和幫助,則筆者幸甚!當然,每一個理論、每一本書都難免會有瑕疵和訛誤,限於筆者的學識,這些缺憾更是難以避免的,敬請讀者指正和賜教。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