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眉愧疚道:“沒保護好太子,令其受驚,我有罪也!”
少時,西郊太子更衣完畢。羅家五兄弟扶著西郊太子從內帳走出,道:“軍師勿自責,乃本殿下之失誤。”又道:“軍師,我身負重傷,速傳令西夏人馬退駐幽州城,以防大宋人馬今夜偷營。”
“遵命!”空眉遂傳令放炮,拔營起寨,十萬人馬撤入幽州城內。
智雲將西郊太子請進宮內,安排禦醫為其療傷。此事不提。
轉眼到了八月底九月初。這日,西郊太子和智雲太子喝茶談心。智雲道:“兄弟呀,你傷已痊愈,現大宋兩路人馬駐紮在馬尾山,我師伯和師父正忙著布空雷陣,賢弟既然來幽州相助,不知有何妙計能拿下馬尾山?”
西郊太子道:“五殿下,也怪我大意,二次襲擊馬尾山,不料周印在山口有埋伏,我本想和軍師上山殺了李英和周印,反被宋將活擒,險些送命,我已是不中用之人了。”
智雲道:“賢弟,此言差矣。”
西郊道:“我的防身之寶龍虎碧霞樁丟在宋營之中,那可是我父王的鎮國之寶呀。”
智雲道:“寶貝雖丟,再無其他良策了嗎?”
西郊半晌沒哼聲。
智雲道:“賢弟有何良策不妨一說,為兄來辦就是。”
西郊心中暗忖:臨來時父王有言,不可與大宋為敵。沒想到馬尾山去送信,反被當作賊人,險些送命。智雲逼著索要良策,他乃是有勇有謀之人,我來幽州已兩月有餘,別讓其起了疑心,好吧,我西郊近日設下一計。遂道:“五殿下,相當年三國孔明用過一計,走戈揚馬,挑撥離間計。”
智雲大喜:“請賢弟賜教。”
西郊道:“讓他們一路二路元帥相互廝殺,你我便可坐山觀虎鬥。”
智雲急道:“賢弟,此話怎講?”
西郊道:“於文龍兵屯西山口,他乃將門虎子,心高氣傲之人,眼裏怎會有李英;李英是北國降將,他手下之將乃十義五侯眾弟兄,我上次被擒可知,李英名為帥,實權比不了周印。殿下和李英曾是親戚,一起長大,你可模仿李英字體,言於文龍有謀逆之心,和北國五殿下智雲合三川六國人馬倒戈向宋,宋軍難以抵擋,求朝廷速派兵增援,十萬火急。底下落款,征北元帥李英。”
智雲一聽,哈哈大笑,連聲稱妙,遂按西郊之意擬一份軍中急報。西郊過目,道:“殿下要差一可靠之人,著宋兵裝束,輕騎繞過馬尾山直奔大宋朝京城。”
智雲太子大喜,立即在宮中擺下酒宴慶賀。
少時,空中一聲驚雷,下起瓢潑大雨。智雲太子傳護國軍師苗太公:“持我令牌,請我姐夫來宮相見。”
苗軍師領令而去,片刻回宮傳報:“白駙馬已到。”智雲和西郊太子起身迎接。三人相互施禮。智雲道:“姐夫請入座。”
白駙馬作揖施禮道:“參見兩位殿下。”
兩位太子上前扶起。此人姓白,名白山,為當今幽州駙馬,常為幽州國接待王侯,行文奏章,兼翰林院大學士,人送外號小諸葛。
三人坐下推杯換盞,酒過三巡,菜至五味。智雲起身抱拳施禮道:“小弟有一事煩勞姐夫,事關江山社稷,小弟思之再三,唯有姐夫去辦,我方放心!”邊說邊從懷裏掏出書信,道:“姐夫帶上此信,假扮宋兵,為李英進汴京下書。”智雲又從懷裏掏出兩個紙包說道:“姐夫要在東京離皇城午門不遠的客棧住下,趁宋王天子三、六、九朝各王見駕之時,把這白紙包裏的藥喝下,紅紙包裏的藥給馬喝下,後騎馬直奔午朝門。至時,你人死馬亡,就憑你懷中這封書信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