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開中國二十五史,北宋從趙匡胤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的第一天開始,到靖康年“破產”為止,一直內外憂患不絕。一批批英雄豪傑為捍衛大宋江山,枕戈待旦,馬革裹屍,立下了汗馬功勳,然名照汗青者僅楊家將、呼家將、狄青等寥寥可數。眾多英雄豪傑若流星一閃,遽然而逝,被曆史的塵埃淹沒。本書的主人公周印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印大傳》采用通俗文學體式,傳統的藝術手法,講述宋神宗年間發生的故事。敘述一位少年英雄義青仙昆侖俠周印,由占山為王的草莽成長為一名固國安邦的武將。其在國家危難之際,帶領一批武林好漢挺身而出,粉碎了當家相、當朝太師顏子健與北遼國暗中勾結,串聯大宋國內三山五寨匪賊,密約於神宗元豐三年八月十五夜,裏應外合,篡奪大宋朝江山的陰謀。顏子健奉旨迎娶萬花國公主為太子(趙煦,後為哲宗皇帝)妃之機,聯絡賊人,待機而動。采花盜柳淫賊王保在太師迎娶萬花國公主返回途中,趁月黑風高之夜擄去萬花國公主,並盜走了萬花國國王嫁女陪贈的傳國之寶二虎盞。周印奉旨與結拜的十義五侯弟兄領兵捉拿淫賊,由此開始了打三山、破五寨、征北、討西之戰,內誅奸佞,外禦敵患。

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懸念連綿,高潮迭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驚心動魄的武林高手單打獨鬥,亦有氣勢恢宏的兩軍對戰場麵;有正義的彰顯,也有對邪惡的鞭撻……一批仁人誌士在為百姓的生活安寧而浴血疆場的大無畏精神,俠肝義膽,崇高的氣節,愛國愛民的襟懷,大智大勇的凜然正氣於今天的人們仍具有敬仰之處。他們的愛國之心、之責、之情激勵後人為國泰民安而奮鬥不息。

曆史上,中國小說的成型,是話本和平話,而話本和平話來自說話人(評書藝人)的講故事。先言而後文,可概括為中國小說的最大特色和民族傳統。本書素材即來源於流傳民間數百年(具體年代不詳)的評書故事。由現阜陽人王新玉口述,我執筆整理,並進行了必要的細節和文字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填補了流傳於民間的《楊家將》與《嶽飛傳》之間宋朝武將形象空白,挖掘整理出了一些失傳的武術招數,譬如書中昆侖俠的“絕命八刀”。書中的主人公周印雖是民間傳說的少年英雄,史無考證,但孔子曰“史求諸野”,真正的曆史往往掌握在人民大眾手中,流傳於人民的口頭上。官修的正史上沒記其人的,並不一定沒有。作為藝術形象,或許他是那個時代某人的化身,或許他是那個時代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征,或許那個時代實有其人。

在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受到國人重視的今天,筆者竊以為古人流傳下來的評書故事及素材亦應納入搶救範疇。斯如此,以文字傳承古代文化遺產亦是當今一代人的責任。囿於學識淺陋,能力所限,文中疏漏及訛謬之處在所難免,祈望讀者及方家指正。

聊作數語,權當弁言。

朱子忠

公元二00八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