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是股市中最常用到的分析工具之一。股民利用移動平均線也可以完成低買高賣的目標。但是移動平均線具有滯後性的特點,因此不可能在股價的底部或者頂部買入或賣出,其進場和出場的位置分別是次低點和次高點。也就是說當股民根據均線買入股票時,一般是行情啟動初期,而當股民根據均線賣出股票之時,一般是下跌行情剛剛開始。
移動平均線是股市中用得最多的分析工具之一,它同K線一樣,可以作為獨立判斷行情走勢的一種分析方法。而在股市中,有很多股民正是通過均線來實現低價買入和高價賣出這一目標的。
3.1.1 移動平均線的方法
顧名思義,移動平均線計算的是平均數值,而常用的樣本是計算收盤價的平均值。例如計算5日移動平均線,就是將每日的收盤價與前4日的收盤價綜合相加,再除以總天數5得到一個數值。同理,將每日的移動平均線數值用同樣的方法計算,然後將所得出的數據在圖中用曲線相連接,便形成了一條移動平均線。因此,移動平均線在中呈曲線走勢,而不是直線。在中,蜿蜒起伏的3條曲線分別是10日、20日、30日3條不同周期的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的移動二字,是指所取的樣本是向前移動的。比如,計算2日移動平均線,是將當天的收盤價與前1日的收盤價相加除以2得到的數值。而因為每一天的時間周期是向前移動的,因而索取的前1日樣本也是向前移動的,所獲得的平均數值稱為移動平均值。
3.1.2 移動平均線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將移動平均線分成若幹類別。此圖按照時間周期來劃分,將移動平均線分成短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長期移動平均線3類。這3類移動平均線分別可以追隨和體現不同的趨勢。
短期移動平均線所取的時間周期一般是5日與10日,此類均線一般反映短期趨勢。
圖中的曲線為5日移動平均線,可以看到,它可以清晰地反映短期行情。當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極短的向上反彈行情時,5日均線都會相應地給出向上的運行趨勢,說明其靈敏性比較強,能夠緊密地反映股價的短期變化。
可以看到,10日均線的滯後性大於5日均線,但是也可以反映出短期趨勢的運行態勢。
20日移動平均線是短期均線向中期均線過渡的一種形式,因此也可以發現,該均線既可以反映出一定的短期走勢,又代表了一定的中期運行方式。
中期均線一般反映的是股價的中期運行方式,也就是說它對短期股價的細微變化反映並不明顯,一般常用的中期均線為30日60日等。可以看到,30日均線反映的是中期股價運行行情,一般適用於中、長線投資者使用。
60日均線也屬於中期均線,但是作為短線交易者來說,60日均線又是長期均線。也可以看到,60日移動平均線對股價的細小反彈或者回調都是不敏感的,而長線交易者一般也不會太在意這些細小的波動。
長期均線一般反映長期趨勢,是長線投資者所需使用的分析工具。一般來說120日均線常用做長期均線的參數。可以看到,該曲線反映了股價運行的大體趨勢是向下探,而對股價在下降過程中的細小反彈絲毫沒有給出任何信號。
3.1.3 移動平均線的滯後性
移動平均線因為計算方法取的是平均數值,因此具有滯後性是必然的。例如10日平均線,除了均線數值計算樣本中用到了當前交易日的收盤價,而且還兼顧了前9日的收盤價,因此就有了一定的滯後性。這種滯後性表現在參數越大,均線的時間周期也越大,滯後性也越大。因此當移動平均線發出買入或者賣出信號時,一般不是在市場的最低價或者最高價下發出,而是在有了一定的上漲或下跌幅度之後出現的。
可以看到,3條均線形成交叉的位置,並不是在市場中的最高價和最低價,而是在股價已經有了一定的下跌幅度和上漲幅度後,才分別形成金叉和死叉的。也就是說,如果根據均線的信號做出買賣決策,買入點不是位於市場中的最低價,賣出價也不是位於最高點。但是均線發出信號僅是行情啟動之初,股價還沒有大幅度下挫或者上漲,因此依然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空間。
圖中出現了5條均線,分別為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60日均線。可以清晰地發現,60日均線作為較長周期的均線滯後性較大,當股價已經從19.26元開始下跌之後,短期均線最先向下運行,而長期均線依然保持向上的態勢。但是成交量在高位開始萎縮,說明趨勢即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