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在上漲的末期出現了一個矩形區間,當股價以一根大陽線穿越了矩形的上邊線時,意味著股價將繼續上行。而也可以看到,股價在上漲過程中達到了矩形區域的寬度也就是股價的最小漲幅。
可以看到,大盤指數以一個向上跳空的絕好形勢突破了上漲過程中的一個盤整區域,此時成交量也開始放大,因此說明大盤將繼續上揚。而上揚的幅度遠遠大於最小漲幅,因此矩形區域的寬度僅僅是最小漲幅而並不是最終的漲幅。
2.1.4 上漲旗形
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在某一價位區間受到了空頭的阻擊,而開始向下回調,而每次回調的最低點都依次降低,而且回調的起始點也依次降低。因此如果將每次回調的起點和終點分別用兩條水平線相連接,就形成了一個水平向下的平行四邊形,因此整個走勢圖看上去像上漲過程中的一麵旗子,故名上漲旗形。當股價突破了上漲旗形的上邊線時,意味著股價將繼續原有的上漲趨勢,而最小的漲幅將是平行四邊形的垂直距離。
股價從12.09元開始上揚,但是在15元到18元之間形成了一個向下的平行四邊形,當股價最終突破區域的上邊線時,一個上漲旗形形態就出現了。而且突破是以放量的大陽線形式出現的,因此標誌著上漲的動能十分強勁,而且在達到19.62元的最高價時也符合了上漲旗形的最小漲幅。因此當股價開始向上突破時,就是給投資者一個追逐下一波行情的入場點位。
當股價突破上升旗形之時,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回調,但是股價受到了上升旗形上邊線的支撐而止跌回升,因此股民應該在上漲旗形的上邊線附近買入股票,等待上漲行情。此時的買入點是新一輪上漲行情的起始點,因此此時買入將獲利不菲。
2.1.5 上升楔形
當股價在上漲的途中遇到了空頭的強烈打壓後,開始在一個區域內調整。而此時每次回調的最高價都依次降低,而最低價也依次降低,因此如果將最高價和最低價用直線相連接就形成了一個向下的三角形形態,但是這個三角形的兩條邊都是向下傾斜的,因此不同於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形態。當股價最終突破這個區域的上邊線時,這個上升楔形形態就出現了。而股價的最小漲幅將是楔形最寬處的垂直距離。
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進入到了一個楔形形態中,當股價突破了現行的上邊線時,成交量給予了放量的支持,因而股價繼續向上運行,達到了19.26元的高位,而且這一漲幅也符合了楔形區間最寬處垂直距離的最小漲幅。因此當股價突破上邊線時就是投資者的一個買入點。
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突破了上升楔形的上邊線,突破的方式是以一個向上跳空的形式出現的,而且成交量突然增大,支持了突破的有效性。因此股價得以繼續上行直至18.75元的高價,並且也符合了最小漲幅規定的最寬處垂直距離的條件。
2.1.6 頭肩底形態
頭肩底形態與上麵的形態不同,它一般出現在下跌行情的末期,是一個行情反轉的信號。
股價在市場底部由於一部分交易者平倉出場,而出現向上的反彈行情,而在反彈行情的末期,股價會繼續向下回落創出新低,而這就是頭肩底的頭部,之前的低點就是頭肩底的左肩處。如果股價從頭肩底的頭部開始向上運行,不久再次向下回落,但是回落的低點沒有達到之前的頭部位置,也就是說沒有創出新低,這時一個潛在的頭肩底形態就出現了。
如果將股價下跌行情中的回調高點用直線相連就形成了一條頸線,當股價從頭肩底的右肩部向上運行最終突破頸線時,就形成了頭肩底形態。此形態一經出現就意味著股價將要繼續上行,而最小的漲幅是頭部到頸線的垂直距離。
大盤指數在2319.74處達到了新低,而之前的低點就形成了一個左肩處,當股價從新低處開始反彈,而不久又出現回調時,並沒有達到2319.74點,因此一個頭肩底形態出現了。將兩條反彈的高點用直線相連便形成了一個傾斜向下的直線,該直線稱為頸線。而大盤指數最終以一個向上跳空的形式突破了頸線,便開始直線上揚,最小漲幅達到了頭部到頸線的垂直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