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也一樣
侄女最近變了。自從爸媽出去打工後,年僅十二歲的她就儼然成了一個大人。白天,她和弟弟一起上學、放學;晚上,她監督弟弟做作業,伺候他洗漱、睡覺。閑下來時,她還幫爺爺奶奶做些家務,比以前勤快多了。
侄女的最大變化,是不愛唱歌了。以前她是公認的“麥霸”,經常跑到我的房間裏,拿著麥克風對著DVD高歌,一曲方罷一曲又起。她嗓音不錯,曲風多樣,新老歌曲都不在話下。可是,她最近都沒有碰麥克風了,盡管她偶爾還會來我的房間裏聽歌。
一天晌午,我把她叫道跟前,柔聲問道:“你最近怎麼不唱歌了?”
“不想唱。”她簡潔地回複了一句。
“為什麼呢?”我剛追問完就後悔了,因為她好久沒有開心地笑過,心裏肯定很想念自己的爸媽。
“不為什麼。”她側過身,安靜地聽歌。
此刻播放的歌曲是任賢齊的《天使也一樣》:“你看外麵的太陽/溫暖而明亮/你可以飛翔飛到我的天堂/天使和你一樣/也一樣會受傷/看著你的淚光/痛在我胸膛/不管風雨多狂/我是你溫柔的避風港……”
歌曲沒唱完,侄女就轉身離開了。望著她瘦小的背影,我不禁鼻子一酸。雖然她不再歌唱,其實她心裏一直在吟唱一首歌。
我決定引導她把心中的歌唱出來。
過幾天就是侄女的生日,我和家人合計了半天,準備舉行一個小型晚會,每個人都要唱一首歌。生日那天晚上,一家人圍聚在我房間,擺好了許多瓜果點心。侄女剛接完媽媽打回來的生日祝福電話,最後一個蹦跳著跑進來,坐在了緊挨著奶奶的弟弟旁邊。
身為主持人的我站了起來,首先說道:“今天是小燕的生日,我們全家人為她唱一首生日歌吧!”
我播放了生日歌的伴奏,然後領頭唱了起來。一曲唱罷,侄女的臉蛋紅撲撲的,眼眶也紅了。
“下麵我們每人唱一首歌,先從我們的小壽星小燕開始。”說完,我把麥克風遞了過去。
侄女沒接麥克風,望著我說:“我不知道今天人人都要唱歌,我還沒想好唱什麼。”
“唱吧,唱吧,隨便唱什麼都行。”一旁的爺爺奶奶勸道。
“我真沒想好……”她扭頭對爺爺說,“爺爺,您先唱吧,我第二個唱。”
“好。我先唱一首《小白楊》。”爺爺爽快地答應了。
爺爺的歌聲贏得一片掌聲。輪到侄女登場了,隻見她握著麥克風,平靜地說:“我唱阿牛的《浪花一朵朵》吧。”
大家報之以熱烈的掌聲。輕快的音樂響起,侄女起初有些拘謹。小侄子湊了過去,不成調地哼唱著,惹得侄女哭笑不得。唱到高潮部分後,她放開了嗓音,還配上手勢動作,一會兒扮浪花,一會兒扮海龜。唱著唱著,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和她的爺爺也相視一笑。
侄女成了這個小型晚會的主角,在我們的勸說下,她唱了十多首歌。
第二天清早,小侄子拿著一張油筆畫跑到我跟前,興奮地說:“叔叔、叔叔,這是我姐昨天晚上畫的,你快看看,好看不?”
我接過那張畫,隻見上麵畫了一片海,浪花朵朵,一隻海龜在海邊爬行,近處的男孩、女孩蹲在沙灘上壘小房子,房子上麵飛著一個帶翅膀的天使,旁邊還有一行字:天使也一樣,一樣會哭會笑。從明天開始,做快樂的天使。
之後幾天,在我的建議下,侄女陸續來我房間唱過幾次歌。我故意給她點播了一些歡快的歌曲,稍顯憂傷的情歌一律避開——這是我計劃中的一部分。
一個周六的上午,侄女接連唱了兩首快歌,然後主動對我說:“叔叔,我想唱《天使也一樣》。”
《天使也一樣》是侄女的爸爸媽媽最愛合唱的一首歌,離家的前一晚他們還合唱過。
“好,我早就想聽你唱這首歌了。”我摸了摸她的馬尾辮,由衷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