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產業又稱第一次產業,是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產業領域,其範圍一般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和采集業,有的國家還包括采礦業,在我國,第一產業泛指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專家指出,與其投資其他相對陌生的領域,不如把投資重點放在自己熟悉的第一產業方麵。一方麵很多老百姓就是種地、養殖的高手,有著技要優勢,另外廣大百姓地區都有投資第一產業的發展空間。對於普通耐心來說,投資每一產業不外乎種植業與養殖業。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現在仍然有著數目可觀的農業人口,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不少人依靠新技術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新的奇跡。
王秀自幼喜歡養花,結婚後由於丈夫事業有成,有了更多閑暇時間的她更是把自己的小院打理的花團錦蔟。一天,王秀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某種花致富的信息深深的吸引了她。她想,自己閑著也是閑著,如果能夠幹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業,那該多好啊。於是,她動員丈夫為自己貸了2萬元的款,加上自己原有的幾萬元,曆時兩個月建成了一個占地超過5畝的花卉基地,其中包括兩個溫室大棚,即使隆冬臘月,她的基地也能供應很多品種的鮮花。兩年來,經過她的苦心經營,她的花卉基地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前往批發花卉販賣的人更是絡繹不絕。而這並不是王秀的終極目標,她準備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鄉親們,帶領全村人一起致富。
除了養花之外,可供大眾選擇的種植業還有很多,比如普通的糧食種植、油料種植、棉花種植、果樹種植、蔬菜種植、食用菌種植、瓜果種植、糖料種植、中藥材種植、飼料種植、木材種植或者混合種植等等。
專家指出,在種植業上發展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我國人均土地麵積較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種植。專家指出,時下,很多人都選擇了進城打工,這對於那些留守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你可以把他們的責任田承包下來,進行規模化的種植,就可以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除了租種他人土地之外,承包荒山、荒地自己治理也是不錯的選擇。
廣大百姓向來都有飼養農畜、家禽的傳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物類食品的需求量勢必會不斷上升,因此,投資養殖業也是適合百姓的項目之一。相對於種殖業來說,養殖業的範圍更加廣泛,如大家畜(牛、馬等)、小家畜(羊、狗等)、家禽、各種魚類、鳥類(肉鴿等)、蜂類、皮毛動物、藥用動物、觀賞動物等等,都是適合大眾投資的項目。
小呂是小兵張嘎的老鄉,家住白洋澱。高中畢業後,他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天南海北的打工。他認為,既然靠著水,就應該在水上做文章。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他決心利用房前屋後的寬闊水麵養鴨。又經過一番市場調查之後,初次創業的小呂向父親借了幾千元,引進了一批肉質鮮、長得快、產蛋多的河南大白蛋鴨。此後,小呂除了照顧鴨子的飲食之外,一有時間就看相關書籍,還多次請教有經驗的鄉親,並學會了自配飼料,他的鴨不但長得快,而且產蛋多——他引進的1000隻鴨每天都能產蛋800~900枚,僅此一項每天就有400多元的收入。
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可見養殖業的風險不可低估,應該在投資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及技術準備。當然了,種植業尤其是一些特殊經濟作物種植也有其風險所在,除了天災之外,市場需求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專家指出,投資第一產業時應注意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