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新股的基礎知識(1 / 3)

炒新股優勢、機會、與技巧

一、炒新股的優勢

在股票市場,新股一族是機會眾多、生命力強大的投機對象。這裏"新股"概念是指上市前發行並上市的股票。新股受市場歡迎,是因為新股具有以下優勢,這些優勢為投資人提供了頗具誘惑力的機會。

第一,差價利益較大。

同類股票的市場價位大多高於新股發行價位,從而形成了發行差價利益。新股的發行價較低,一方麵為股票上市提供了較大的炒作空間,另一方麵為其在二級市場上的優良表現提供了基礎。

從滬深股市可以看出,新股上市之所以受市場的歡迎,主要原因是,上市的新股一般是發行價偏低,又沒有被一級市場炒高的股票。而發行價偏高的股票,上市不久即跌破發行價的情況卻很常見。

第二,新股是市場的“莊家股”。

為什麼新股是市場的“莊家股”

一方麵:由於我國新股發行實行政權商承銷製度,承銷商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更多得承銷機會,所以,對於承銷的新股上市,都會百倍的嗬護。另一方麵:新股受市場主力的青睞,是股民們關注的焦點。因而新股光臨二級市場,常常能顯示莊家股的雄風。

第三,新股是市場的“題材股”。

股票市場是一個喜好標新立異的市場,新股天然的別出風采,當然會受市場矚目,它每一次上市總是一隻或幾隻地進行,因而也總不缺少炒作資金,這是新股容易火熱的基本因素之一。

第四,新股有其自由的炒作空間。

新股的發行價較低,平且沒有曆史最高價阻擋,因此有著十分自由的炒作空間。

新股的這些優勢,使之受市場主力的青睞,成為市場投機的最佳選擇對象,但新股並非神話,有其一定的風險性,在購買時也應慎重考慮其風險,鑒別選擇其真實的機會。因為,新股終將變成老股,最終受股票市場潛規則的影響,被炒高了的價格必將按市場比價複歸。

二、炒新股的機會

根據新股發行與上市的規則,投資人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每一隻新股發行與上市的預告的,確定的日期。這樣就使得投資人能夠充分地考慮一隻新股地投資或投機地價值,並決定是否參與競價。新股所提供的競價機會,可從以下方麵判斷。

1.新股的定價分析

定價分析主要是根據二級市場上同類地股票地發行價格,以及此類股票現有地一般價格水平來確定新股地理論市場價位。同類股票的"同類性"指標主要包括:流通股本的大小、每股收益、行業或板塊屬性及含權與否等等。

通過以上分析,在確定新股的理論市價後,再比較理論市價和發行價(或一級半市場有大量換手的交易價),如果市價高於發行價,那麼新股具有超額投資價值,可參與發行申購,並考慮參與上市競價。

新股上市後的炒作空間主要受發行價及理論市價的絕對價位高低地影響。例如:一隻發行價和理論市價均為5元的新股,比一隻發行價10元,理論市價15元的新股在二級市場上可能具有更大的升漲潛力和獲利能力。因此,新股的發行價及理論市價的絕對價位高低應當根據當時二級市場上股票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來權衡,並以此作為衡量新股上市後的投機價值的依據。

2.新股的定時分析

大市走勢和新股上市節奏與周期表現是新股炒作時機的選擇必須考慮的兩個方麵。

當大市處於以下狀態時,新股炒作才會有一個好的前景,第一:大市低位走平,或經過較深跌幅和較長時間跌勢後,有見底企穩之感時;第二:大市盤整,個股炒作熱火;第三:大市上行,但尚無高位岌岌可危之感時。在以上市道中股票具備良好的價格上升空間,具備市場人氣的基礎,新股上市才可望有一較優的市場表現。

由於新股發行和上市的節奏比較慢、比較鬆,尤其是間隔著較長時間,暫無新股發行上市,新股的新意才會具有較持久的生命力和青睞力,市場資金的流失也不會明顯,因此,新股會表現出較強的市場號召力和吸引力。

新股炒作也會呈現出周期性的冷熱變化,因此,股市牛熊相交變化中的心理變遷,就會在數批新股炒作的短期間內快速的顯現出來。

比如:當投資人尚對新股懷端懼怕,冷眼相看時,上市新股會以100%甚至500%的回報率使吃螃蟹者陶醉,使旁觀者眼紅。接著而來的,往往是一次更為劇烈的購新股的狂熱。再而三出現的,則是一幕價格一路下瀉,隻有高位買入,人人皆入套的悲劇。

在我國股市,新股的這種周期性循環變化曾多次出現,顯示了投機市場零和遊戲不斷向對立麵轉變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的基礎在於在零和市場中,一種思路一旦廣為流傳,被普遍接受,其效用就會喪失殆盡。

3.新股的市場定位分析

新股的市場定位分析,是參與新股申購和上市炒作的依據之一。

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定位分析新股將掛牌的市場特性如何;另一方麵是定位分析新股所屬的市場板塊表現如何。

例如我國滬深股市的市場特性有較大的差異,上海股市投機性很強,新股上市的開盤價位及市場表現取決於市場人氣狀態和莊家行為,其最大上升空間可依據市場當時的最高股價水平及新股本身的流通盤大小來確定。深圳股市的理性較強,新股上市的開盤價位受市場比價約束,炒作看重業績,上升空間較小。1995年滬市幾隻熱門新股上市後,按發行價都漲了幾倍,而深市僅"青海百貨"的升幅達100%。

上市新股所屬的市場板塊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炒新冷熱。

如果上市新股屬於市場現在被炒作的某一熱門板塊,或屬於某一長期熱門板塊(例如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陷入"3·27"風波前的浦東板塊),將刺激新股的熱炒。

如果上市新股屬於某一冷門板塊,則會影響新股上市後的表現。

例如1994年3月11日滬市8隻A股上市,由於大市已被炒熱,新股開盤後均走高,其中4隻帶B股的上海本地股及兩隻異地股的價格被炒高了三元左右,而兩隻不帶B股的上海本地股則被炒高了六元左右,形成上漲幅度差異的原因,就在於當時"含B股板塊"是冷門板塊,而異地股比本地股的市場表現則相對較差。

4.新股定性分析

新股的市場機會還可以從定性的角度加以測定。新股定性分析有二個重要方麵。

一方麵,考察承銷商

主要是考察承銷商的實力及炒作特色,承銷商的可使用的資金大小及操作水平是評價承銷商實力的大小的基本因素。評價承銷商實力的最好方法是考察並比較其以往所承銷的股票的市場表現。承銷商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其市場發動能力和操作特色,從而影響股票上市後的炒作空間和走勢特點。這是決定炒新股者獲機會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麵,新股的持股結構

股本結構中的內部職工股的數量、發行價、發行時間及上市時間對股票上市後的表現亦有直接影響。此外,當新股過多地集中在少數大股東手中時,持股大戶為套現獲利,總是盡力使股價開盤一步到位。新股上市往往高開低走形成拉高出貨行情,相當一部分成立較早的股份公司的所謂"曆史遺留問題股"上市後的表現就屬此類型。相反,股份高度分散的新股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卻差異較大,"天津渤海"高開高走,一、二級市場的投資人都有很高的盈利率;"東方電機"高開後堅持不過一、兩天,即走下跌行情,二級市場上的獲利機會遠小於賠本情況。

三、炒新股的投機技巧

新股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連續數日內的成交金額比較大,一直以來吸引短線熱錢或者大資金的關注,在確認新股炒作機會存在後,參與二級市場新股的炒作,有一些競價方法與技巧可資利用。

1.從成交量看走勢開盤成交量。

判斷二級市場主力是否介入的主要因素是新股開盤成交量的大小。

根據股市研究專家的統計,開盤競價成交量達到上市新股流通總股本的5%以上,並且開盤價偏高時(過高或偏低均不利於支持判斷),可認為有主力參與接盤,後市炒作看好。假如新股開盤價並不偏低,但開盤成交量明顯偏小,則為一級市場持股人嚴重惜售,如果新股為中、小盤股,很可能有主力在其中操盤,後市亦應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