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和套利交易
一、套利的含義
套期圖利簡稱套利,也叫價差交易。套期圖利,指的是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的交易方式。套利本質上是利用兩個或更多個市場中的價格差異而構築頭寸以套取利潤的過程。在學術界,套利常常被描述成為一種沒有風險也不需要投資卻有利可圖的交易。顯而易見,這是套利的理想狀態,我們可以稱之為純粹的套利。假定所有的交易,買入和賣出商品可以同時發生,而且套利交易需要的資金可以通過融資立即解決,才有可能發生純粹的套利。也就是說,合約之間是相互價格關係,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二、套利交易及套利交易分類
套利和套保作為期貨市場重要的投資手段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針對性,套保涉及到交易商品的使用者或生產者,主要用來規避現貨風險,因此要在現貨和期貨市場上同時買入、賣出合約。套利則和普通投資者的關係更緊密一些,套利交易都是在期貨市場上進行的,提前鎖定利潤、減少風險就是套利的目標所在。
1.跨期套利——牛市套利、熊市套利、蝶式套利
隨著交割日的臨近,期貨合約的價格向現貨價趨近,同一種商品不同月份合約間的價格又存在一定的聯係,這種聯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持倉費。因為倉儲費、保險費和資金利息的緣故,正常情況下遠期合約的價格要高於近期合約,持倉費就是這個價差。跨期套利就是在價差不正常的時候建立頭寸,等到不同月份合約的價格恢複正常再同時平倉,來獲取交易的利潤。
根據交易在市場建交易部位的不同,跨期套利還可細分為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和蝶式套利三種。當供給不足時可以買入近期合約同時賣出遠期合約進行牛市套利。反之則為熊市套利。簡單來講,蝶式套利是由兩個方向相反、共享居中交割月份合約的跨期套利組成。從理論上來看蝶式套利比普通套利的風險和利潤都要小。
例如在進行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2.跨商品套利——相關商品間的套利、原料與成品間的套利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製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當具有一定相關關係的兩種或多種商品之間,價格由於種種原因脫離正常區域時,可針對這些商品展開跨商品套利,其中相關性是跨商品套利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目前的跨商品交易主要分別圍繞銅和鋁、大豆和豆粕展開。
3.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就是以現貨的進出口貿易為理論基礎,在不同國家的期貨市場上分別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由於商品的供需存在地區性差異,在某段時間內國內外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完全一致,在差距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進行跨市套利了,以後當國內外市場的價格恢複到正常水平再平倉了結,一個完整的跨市套利交易就完成了。
影響跨市套利的因素主要有四種:其一,國內外周期性生產、消費季節的差異,導致不同時期國內外供求矛盾的不一致,從而引發兩地價格變動方向和幅度的不同;其二,國內外經濟政策的變化也會導致供求關係的變化;其三,突發性的不可抗力因素,例如罷工、地區性戰爭、災難性天氣等等;其四,短時間內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性轉移也能引起價格的異常波動。
在現實世界中,純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係。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範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係恢複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衝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彙率等。
純粹的套利極少發生,一般的套利至少需要一定的投資(但時間可能較短)的條件下才能有效地進行;而且絕大多數套利也都不會完全沒有風險。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複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以較低的利率借入資金,同時以較高的利率貸出資金,假定沒有違約風險,此項行為就是套利。這裏最重要的是時間的同一性和收益為正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