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加大了信任危機?(1 / 1)

互聯網加大了信任危機?

卷首語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東西”,從小就被父母這麼教育,現在做父母了,也這樣傳給自己的子女,我們生活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社會裏。

互聯網似乎打破了這一緊箍咒,社交網絡使我們可以和很多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交流賣萌,搖一搖可以搭上離你最近的帥哥美女,電子商務使我們打開家門迎接陌生人送來的東西,點擊一下可以為一個從未謀麵的人或機構付錢。一切看似美好起來,互聯網可以為我們帶來信任,而信任可以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提高發展效率。

但最近政府主導的一係列針對微博大V打擊網絡謠言的行動中,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的另一麵,漂亮的外表下可能掩蓋著航髒的目的,正義凜然的背後可能是虛偽的麵孔。

難道互聯網真的成了謠言漫天飛的集散地?難道互聯網真的加大了我們的信任危機?我們是否也要這樣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即使在互聯網上?

難道互聯網技術進步會使社會的發展反向倒退?我們是否要因噎廢食,從此在互聯網上噤若寒蟬?連點擊某個博客或者轉發某條微博時也要想一想,是否因為自己的一擊一轉使博主離500個點擊量的危險數字更近?

相信這一定是大家的共識,人類文明的重大發展無不以技術創新為依托。同時,由於人對技術進步使用的方式不同,既可以帶來發展的正能量也可以帶來毀滅的負能量,譬如核裂變能產生用之不竭的能源也帶來了具有毀滅力量的原子彈。進步或倒退的核心不在技術的創新,而在人對技術創新使用的方式上。

互聯網作為當代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技術進步,使得地球人從未如此相近,如此相連,如此影響到文明發展的方方麵麵。互聯網理應加大社會的信任,甚至可以跨越種族、國家、宗教之間的界限。這樣一個廣袤的開放之地,一定會魚龍混雜,一定會有現實生活中同樣的違法犯罪甚至產生新的犯罪形態。我們需要的是法律、規矩而不是禁止。

互聯網一定能縮小我們的信任裂痕,創造新的信任機製,而對付互聯網負能量最好的辦法是擴大互聯網的正能量,而不是連正負能量一起限製,這隻得適得其反,錯失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