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血雨江湖重又來(大結局)(1 / 3)

盡管尚菀跟九陰都情願一生雲淡風輕,不想再回味一次又一次的兵亂。

可是,蒼天從不按照人的心意安排。

關渭一麵跟魏後日益親近,常常在魏後那裏商議國事,出主意挽回皇權,因此,魏應兒跟李哲,也都以他為心腹,並非常重用。朝野裏自從張諫屈死,對關氏一族的非議本來就多,現在關渭的恩寵不減反增,並且對朝政的把握比從前更緊。加上天帝之後,人心並未十分安穩,所以很快,局勢就分化為兩極。

一類是親太子的,一類是追隨關氏的。

而一切也似乎都順著李哲的心意。

他就希望手下眾臣能互相牽製,於他,就省心了,兩邊都會對他表忠心,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因此,他並不去插手這些流言蜚語。也不去判別誰是誰非。

於是,兩派間慢慢從暗鬥直至明爭。彼此間頗有水火不容之勢。

關訓跟隨父親梁王關渭,他們跟魏後和安樂是一體。

隻要魏後跟安樂支持他們,他們的命運就不會差到哪裏去。

可是關氏是不可能那樣輕易收手的。

眼看天帝失勢,關家岌岌可危。他們便攀附到魏後和李哲這裏。

而麵對帝後的寵愛無度,關訓又起了小心思。

既然安樂能在幕後操縱朝政安排,那麼,現在的太子李茂,本來就不是魏後所出,將來,難道還要把江山都拱手讓給他?

眼前的局勢,關家跟李哲一支實力強大,跟他們相抗衡的,目前還沒有。

每次想到這裏,關訓就很不舒服。

那個李茂,有什麼德行,憑什麼什麼都沒做,就能做太子,未來繼承天下?

於是,關訓話裏話外,總是變現出對太子的不屑。

他將自己的不滿講給安樂聽。

在他的影響下,安樂公主對太子也開始不尊敬了。本來安樂就被寵的沒有邊際,不知害怕,所以,常常借口他不是魏後所生,張口閉口在帝後前將其呼為茂奴。

關訓給魏後的理由是,李茂當年娶妻張易的外甥女,所以,他才屢屢進讒言給張易,說李潤的不是。這才引得張易對李潤起了殺心。最後牽連了永泰和駙馬。

這樣的讒言,加上李茂本來跟魏後就不親,終於開始起作用了。

煽動起安樂跟魏後對太子的不滿後,他就數次勸安樂公主出麵請求皇帝將太子廢為王,改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這也不是不可能。以前,太平公主,就差點被封皇太女。

魏後跟安樂都對自己冷言冷語,橫眉冷對,太子不是感覺不出來。

得知安樂竟然要做皇太女,李茂大怒。

當然,他同時悲哀的發現,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一年多之後的夏日,九陰又被人從睡夢裏推醒。

來人將剛剛發生的緊急事件三言兩語告知他,九陰立刻睡意全消。

一陣悲涼便掩上心裏。

盡管知道,從來沒有永遠的安寧,但,這也太快了。才幾年時光啊。

昨天深夜,太子李茂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連夜奔到安樂公主府裏,將關渭、關訓找到,在府裏就一刀殺了。安樂公主因為昨晚住在宮裏而逃過一劫。

太子的部下殺了關渭父子後,又連誅其親黨十餘人,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聲稱要進宮去搜捕尚菀。

太子的理由是,尚菀跟關渭一直來往密切,並且一直弄權。他這是要清君側。

九陰歎口氣,回頭去裴敏兒處,見她還沒起床,於是磕了頭,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