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規弄山(1 / 1)

七:規弄山

看來情況變得有點複雜,既然現在沒有什麼線索,不如先跟上再說。齊雲顧不上休息,按腳印追查下去。跟了十幾公裏,進入一個山穀,一條小溪由穀內流出,由於穀內地勢比穀外高很多,小溪猶如一條銀蟒衝刷而下,兩邊山嶺向兩邊逐漸開闊而去,遠處山穀盡頭是一座山峰高聳入雲,雖然已經將近中午,山穀卻霧氣彌漫,異常悶熱。來到溪邊,就沒有了任何可追蹤的痕跡。齊雲猜測如果前麵的高峰應該就是規弄山,那麼趙佗的墓應該就不遠了。齊雲沿著小溪向穀中走了大概一個小時,走到山穀的盡頭,仔細一看,高峰山腳下是一個巨大的水潭,小溪就是從水潭流出,水潭長滿了水葫蘆,把整個水潭覆蓋了厚厚的一層,正對麵也一個山穀,一條小溪也從水潭流向山穀,細看兩邊山穀竟然形成均與的對稱。高峰後麵連著一片山脈,仿佛一條巨龍連綿起伏,根本望不到盡頭。規弄山是這一帶山脈的主峰,也是最高峰,從山勢來看,此高峰應該是規弄山了。此地聚氣藏風,背山望水,規弄山脈如長龍飛舞,主峰似龍頭氣勢威武,俯視山河,還真是個風水寶地。龍珠坳,龍珠龍珠定然在龍頭前方,齊雲向右沿著水潭走了半圈,來到來時對麵的小溪旁,卻看不出什麼,心中暗罵自己,如果當初跟展山河認真學習陰陽風水術,也不至於向現在毫無頭緒瞎猜。齊雲找到一塊石頭坐下,吃了點幹糧,拿起水壺想喝水,才發現水壺已經沒有水,走到水潭邊剛灌滿水,抬頭突然發現左邊山腳下一塊地顯得有點特別,半圓的突出,延伸至水麵,水潭邊四周都密密麻麻長滿各種樹木,樹枝向潭中伸展釣到水麵,隻有那塊半島似的地方草木稀少,隻有低矮的灌木,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地層用石灰泥夯實,地麵很難長成高大的樹木,這深山老林,幾百裏不見人煙,竟然有人工痕跡,那看來應該跟趙佗的墓有關,齊雲走到半島上一看,因為常年的雨水山流的衝刷,許多山岩露出地麵,麵貌猙獰。齊雲轉了一圈,也沒有發現什麼,隻納悶,一塊石頭卻引起他的注意,石頭有三四百斤,壓在地麵,本來在山區裏,這樣的石頭再平常不過,可以說遍地都是也不為過,隻是石頭的一邊卻比另一邊暗淡許多,如果是一塊長年累月裸露在外麵的石頭,風吹雨打,顏色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差異,除非是被翻動過,或者說是從另一處移過來的。在敏感的時刻敏感的地方出現異樣的事物,齊雲是從不會忽視的。齊雲砍了跟大腿處的樹木插到石頭底部撬起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石頭撬開,發現下麵出現一個小洞向山腹方向延伸而去。孔子說凡事三思而後行,我齊雲信奉的卻是老子說的兩思足矣,三思就有點過了。先進去再說,打開燈,右手握著砍刀貓著身子走進到處掛滿苔蘚的小山洞,有些洞壁的苔蘚還有被什麼東西抓扯下來的痕跡,走了十幾米就見到前麵一塊巨大的石板向裏倒塌碎成兩塊,應該是地形變動或其他原因倒塌的石門,走過石門出現一條石板切成的甬道,一道台階延伸而上,上麵還有一些幹掉的紅色斑點,應該是血跡,齊雲顧不上研究,登上幾十級台階來到通道口,又發現一些玻璃碎片,前麵空間變得寬廣起來,頭燈的光柱射到對麵變得十分的暗淡,隱約看見的是一麵牆,繪著一些圖案,向左右一看,看見的跟正麵也是差不多一樣,隻是圖案不同,齊雲到不是像考古學者心思一樣,進入墓穴什麼都仔細研究,他隻是想弄清楚環境,有沒有危險,他來這裏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尋找楊詩,其他一概可以直接忽略。

數字君有話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