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不把行業的形勢強加在公司身上。
——糖果店是個很好玩的地方,但對大部分的老板來說就不那麼有趣了,就我們所知,這幾年來除了喜斯賺大錢之外,其他糖果店的經營皆相當慘淡,所以很明顯的喜斯搭的並不是順風車,它的表現是紮紮實實的。(巴菲特)
18.投資決策不基於短期表現
——常常讀我們年報的人可能都知道,我們的決定不是基於短期股市的表現,反而我們注重的是個別企業的長期經濟展望,我們從來沒有、以後也不會對短期股市、利率或企業活動做任何的評論。(巴菲特)
——就我個人的觀點,適用於企業經營的原則也同樣適用於股票投資,投資人在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所展現的韌性應當與一家公司的老板持有公司全部的股權一樣。(巴菲特)
——事實上在我們這次買下來的公司當中,確實就有好幾家今年的盈餘將會較1999年或2000年減少,不過對於這點我們並不介意,因為每個產業都會有景氣循環(隻有在券商做的投資演示文稿中,盈餘才會無止境地成長)。我們不在乎這短期的波折,真正重要的是長期的結果。當然有些人會比較看重短期的成敗,而這反而能增加賣方出售的意願或降低其他潛在買家的競爭意願。(巴菲特)
19.不有意逆向操作,獨立思考
——當然以上所述並不代表不受歡迎或注意的股票或企業就是好的投資標的,反向操作有可能與群眾心理一樣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獨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決,不幸的是Bertrand Russell對於人性的觀察同樣地也適用於財務投資之上——“大多數的人寧死也不願意去思考”。(巴菲特)
20.不以政治或經濟或股市宏觀大勢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對於坊間一般投資人與商業人士相當迷信的政治與經濟的預測,我們仍將保持視而不見的態度,30年來,沒有人能夠正確地預測到越戰會持續擴大、工資與價格管製、兩次的石油危機、總統的辭職下台以及蘇聯的解體、道瓊在一天之內大跌508點或者是國庫券殖利率在2.8%與17.4%之間巨幅波動。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曾經轟動一時的重大事件卻從未讓班哲明·葛拉漢的投資哲學造成絲毫的損傷,也從沒有讓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優良的企業看起來有任何的不妥,想象一下,若是我們因為這些莫名的恐懼而延遲或改變我們運用資金的態度,將會使我們付出多少代價,事實上,我們通常都是利用某些曆史事件發生,悲觀氣氛到達頂點時,找到最好的進場機會,恐懼雖然是盲從者的敵人,但卻是基本麵信徒的好朋友。在往後的30年間,一定還會有一連串令人震驚的事件發生,我們不會妄想要去預測它或是從中獲利,如果我們還能夠像過去那樣找到優良的企業,那麼長期而言,外在的意外對我們的影響實屬有限。(巴菲特)
——對於買進股份我們注意的隻是價格而非時間,我們認為因為憂慮短期不可控製的經濟或是股市變量而放棄買進一家長期前景可合理預期的好公司是一件很愚蠢的事,為什麼僅是因為短期不可知的猜測就放棄一個很明顯的投資決策呢?我們分別在1967年買進國家產險公司,1972年買下喜斯糖果,1977年買下水牛城日報,1983年買下內布拉斯加家具店,1986年買下史考特飛茲,而我們都是趁它們難得求售時才得以買進,當然也因為它們的開價我們認為可以接受,當初在評估每個案子時,我們關心的不是道瓊指數的走勢、聯準會的動向或是總體經濟的發展,而是這些公司本身未來的前景。而如果我們覺得這樣的方式適用於買下整家公司的話,那麼每當我們決定要透過股市買進一些好公司部分的股權時,為什麼就必須采取不一樣的做法呢?(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