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如何避免儲蓄風險(1 / 1)

很多上班族都認為,把錢放在銀行應該是最穩健的理財方式,不會存在風險。事實上,儲蓄作為一種投資方式,同樣有風險,隻不過儲蓄風險和其他的投資風險有所不同。投資風險是指未能獲得預期的投資報酬以及投資的資本可能發生損失的不確定性。而儲蓄風險是指未能獲得預期的儲蓄利息收入或由通貨膨脹引起的儲蓄本金貶值的不確定性。

一般來說,預期的利息收益發生損失主要由以下兩種原因引起。

第一,存款提前支取。根據儲蓄規定,若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其中所得利息隻能按支取日掛牌的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存款人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可想而知,肯定會損失一筆利息收入,而且存款金額越大,離到期時間越近,提前支取存款所損失的利息也就越大。

第二,存款種類選錯導致存款利息減少。在選擇存款種類時,我們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抉擇。一旦選擇不當,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很多儲戶把錢存在活期存折或信用卡裏,一存就是幾個月、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其利息損失,可見一斑。

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儲蓄風險,我們在銀行存款時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以下策略對之進行防範,以減少損失。

1.盡量選擇規模和效益都相當好的銀行

如果選擇一家新興的銀行、農村信用社或城市信用社,需要詳細了解該銀行的經營狀況,看是否存在國家規定之外的條件,以確定其資金流動是否穩定。因為一旦銀行信用出現動搖,發生儲戶擠兌現金的情況,銀行可能因此而破產。

2.不可輕易取出定期存款

麵對高收益的投資機會,如果沒有特殊需要或較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將存入銀行的定期存款輕易取出。原因就在於,即使物價上漲較快,銀行存款利率低於物價上漲率而出現負利率,銀行存款也還是會按票麵利率計算利息。如果不將錢存入銀行,也不進行其他投資(如買國債或基金),隻是將現金放在家裏,損失將更大。

3.比較存款與其他投資的收益

如果存入定期存款一段時間後,出現了國債或其他債券的發行等比定期存款收益更高的投資機會,是繼續持有定期存款?還是取出存款改作其他投資?我們可以在兩者之間的實際收益作一番計算比較,從中選取總體收益較高的方式。假如發行的是3年期憑證式國債,其利率高於5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那麼我們就可以取出已存入銀行3年或5年的定期存款,去購買3年期的國債。如果定期存款不足半年,結果必定是收益大於損失。但是,如果定期存單即將到期,將存款提前支取來購買國債,損失必將大於收益。

4.把握活期存款轉定期存款的時機

在利率水平較高但可能下調的情況下,則在利率調整之前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較為理想。因為,在利率麵臨這樣調整的情況下,存入較長期限的定期存款意味著可獲得較高的利息收入。另外,利息收入是按存入日的利率計算的,在利率調低前存入的定期存款,在整個存期內都是按原存入日的利率水平計付利息的,所以可獲得較高的利息收入。

5.把握支取到期存款的時機

在利率可能調高的情況下,若存款已到期,可將其支取並選擇一些其他收益率較高的方式進行投資,也可選擇期限較短的儲蓄品種繼續轉存,以等待可能會出現的更好的投資機會,或待存款利率上調後,再將到期的短期定期存款轉為期限較長的儲蓄品種。